仔猪价格“破千”,预示了什么?猪市更有希望了,还是更危险了?

如题所述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接着来说说我们的猪市。
进入6月以来,猪市的期盼仍然很高。
一方面,虽然整体仍然是供强需弱,但是猪价也没有出现明显下跌,反而仍在小幅上涨。
这说明市场对于后续的猪市十分看好,即使端午假期的消费没有太大的助力,但猪价仍然稳中小涨。
另一方面,我们注意到,仔猪市场近期十分火热,价格也是水涨船高,从四五百元每头报价涨至600元、800元甚至是1000元这不禁使我们想起仔猪在最低迷时期,几十块钱都无人问津,两相对比之下,真是“冰火两重天”。
同样,仔猪市场的火爆也预示了一件事,那就是大家对于后期猪市的看好,因此补栏情绪高涨。
但猪市后续真能如愿大涨吗?有部分人仍然持怀疑态度,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后续猪市会是什么走势呢?
一、收储持续开启,消费依旧低迷
在猪价利好的众多因素中,收储的持续开启是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都知道,当前猪粮比价早已回升至二级预警区间,而且随着收储不断开启,市场对猪市的情绪不断走高,收储的流拍率居高不下,最高时达到了99%。
但即便如此,我们看到,收储仍在继续。
6月2日,第十轮中央收储依然如期开启。
这对当前猪市来说,是最大的利好,一方面体现了国家扶持猪市的决心,另一方面也给猪价托了底,这使得不少人对猪市越来越乐观。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消费依旧低迷。
虽然去年来看,猪肉的消费也打破了“逢节必涨”的规律,上半年多个节日的消费都表现平平,直到中秋十一后,消费才出现激增。
但是我们要知道,去年消费激增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中秋和十一,而是猪肉价格骤降至10元以下,要知道去年年初时,猪肉价格还徘徊在三四十一斤的高位,于是两相对比之下,正是低价效应产生了作用,拉动了消费。
而今年的情况却不同,今年猪肉价格一直就不高,一度也曾下跌至个位数,但消费基本已定型。
另一方面,受疫情等影响,很多家庭收入减少,消费有明显收紧的趋势,因此即便到下半年消费会有一定上升,但上升幅度恐怕不及预期。
二、产能去化变缓,补栏量却大增
虽然数据显示,能繁母猪的存栏数量已经回归到正常保有量区间,但是市场仍然供强需弱,再加上受市场情绪上涨影响,生猪产能去化开始变缓。
而另一方面,随着仔猪补栏积极性大增,意味着后续生猪市场出栏的生猪数量可能会不减反增,在供需压力下,可能会压制猪市走势,这是特别要注意的。
此外,我们之前说过,在猪价下跌亏损时,规模企业仍然坚持“逆势增产”的策略,而这部分增产也会随之为下半年的生猪出栏带来压力。
三、猪价虽涨,成本也在涨
根据当前市场预期,猪价在七八月份有望达到成本线以上,也就意味着猪市或开启扭亏为盈的局面。
而随着下半年消费旺季的到来,那么猪价有可能会继续上涨,达到年内高点。
这个判断就目前来看是有希望的,但是虽然猪价上涨有望,我们也要看到,与猪价一起上涨的还有饲料价格。
近日,多家饲料企业再次提价,普遍涨幅在50-100元/吨。
饲料涨价的直接原因是受国内豆粕价格和玉米价格上涨的影响,而后续来看,下半年随着玉米粮源已由基层转至到贸易商手中,而小麦大概率退出饲用替代,进口玉米成本又与国内玉米倒挂,因此后续玉米价格更加易涨难跌,这也意味着饲料价格难有大幅回落。
再传导到猪市上,意味着养殖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猪价虽然上涨,但成本也明显上涨了,所以挤压了养殖业的盈利空间。
如此来看,后续猪市虽然表面乐观,但背后却是隐患重重,尤其对于高价补栏仔猪要尤为慎重。
更多内容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