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笋竹节的笋竹节成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一、喜看旧貌换新颜
曾作为抗战时期临时省会的永安,从解放到改革开放之初,城市规划建设步履缓慢。改革开放之后,1981、1996、2004年,我市三次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最后一次修编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东至麻岭水库,西至清水池,南至桂口,北至大湖上甲,总面积196平方公里,并于2007年3月8日通过了《永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纲要》评审会,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20余万人,城市化水平达57.8%。
近年来,永安市围绕“保十争百,强市富民”目标,突出实施城市扩张战略,按照“南北拓展,完善中心”的思路,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旧城区先后完成中山路、解放路、五四路等主次干道及沿线地块的改造建设,建成了中山新村、豪门御景等一批住宅小区和永利广场等数十幢沿街建筑,预计2010年旧城改造将全部完成。
永安市城市规划建设坚持经营城市的理念,根据城市发展特点及要求,向南拓展城市发展空间。2002年初,成立了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目前,巴溪湾新城已初具规模,成为以商住开发为主,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相应配套,并建有全市性商务、行政中心的城市副中心。随着巴溪湾商住开发和文化、教育、金融、商贸的逐步配套完善,一个崭新的巴溪湾新城,一幅人与自然交融的优美画卷,已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二、城市品位大提升
解放前及建国初,石板路面与三合土路面构成了永安的路网,道窄,弯多,不平坦,已深深留在当时永安人的记忆中。就是到了改革开放之初,永安城区道路总面积仅有10万平方米,路况较差。是改革开放使我市的城区路网工程建设走上了快车道,新增及改造了燕江南路、江滨路等30多条城市主次干道,目前人均拥有市政道路面积达11.81平方米。尤其是总长约6.6公里的城区主干道高等级沥青路面改造工程的建成通车,全面提升了城区主干道路面质量等级,有效改善了城区道路交通状况,增添了城市魅力。永安市遵循着“将森林引入城市,把城市建在森林中”的设计理念,以“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为建设园林城市目标,形成了绿树常青、四季有花、自然风景优美、生态环境良好、富有山水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化格局,正朝着一流的人居环境迈进。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园林绿地总面积732公顷、绿地率达40.64%,建成区园林绿化覆盖面积801公顷、绿化覆盖率达44.47%,公园绿地总面积达156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46平方米,园林绿化工作走在全省县级市的前列。
为提高城市品位,我市全面实施亮化工程和城区夜景改造工程。从2001年至今,累计完成投资3000万余元,全市城区路灯及景观灯总数7200多盏,城市道路灯光亮光率达99%以上,完成了城区桥梁、公园、广场等公共重要节点及城区主干道沿街主要楼宇的夜景建设,今年的笋竹旅游文化节前又新建了一批城市夜景工程,使城市的夜空更加光彩夺目和亮丽。
三、和谐之歌秀绿都
解放初,永安城大街小巷小摊小贩星罗棋布,简易破旧搭建物随处可见,市容环境极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始终坚持一手抓城市建设、一手抓城市管理,以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为目标,成立综合执法队伍,对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实施全面综合整治和动态管理,坚持疏堵相结合的办法,开展长期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立足完善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优化了发展环境,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永安市坚持优先发展城市公交战略,公交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公交公司仅有车辆23台,营运线路13条总长度233千米。经过多年的大手笔投入与发展,永安市进一步完善公交场站设施,改善了市民的乘车环境,促进全市公交事业发展发生质的飞跃。目前有营运车辆134台,营运线路34条,总长度871千米,年完成客运量近2500万人次,产值2200多万元,上缴各种税费100多万元,且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达10.08标台,公共交通的生产规模与经营管理水平位居全省县级市公交行业前列。
为满足不同层面人群住房需求,永安市委、市政府从2006年开始着手规划建设经济适用住房,仅2009年以来,已筹措廉租住房保障资金1028万元以上。目前,除完成了林业新村96套廉租住房的建设和配租,下渡上大垅地块建设廉租住房三幢204套外,全省山区县级城市规模最大的经济适用住房小区总用地面积约200亩,总建筑面积约28.3万平方米,总套数2435套,总投资3.5亿元。第一期已交付,第二期也即将交房。
科学强胆识,燕城展新姿。永安,这座诞生于绿色宝库中的魅力山城,将在海西建设的辉煌大业中实现更大作为! 文化亮点“绽放”燕城 黄金十月里的燕城文化建设如火如荼,亮点频现。几年来,永安市展现出文化建设的强劲势头,不断抢占文化建设的制高点,在争当文化强市排头兵的道路上又迈出新的一步。
文化建设———城市建设之魂
2008年10月,总投资4亿元的永安市体育中心项目正式动工,文化建设正在体现着这个城市的精神风貌、历史内蕴和品格特质,成为城市建设之魂。永安市委、市政府找准文化定位,在文化事业上优先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把城市的文体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最大的惠民工程。几年来“一山”(虎形山文体公园)、“二堡”(安贞堡、复兴堡)、“三院”(西峰琴院、文川书画院、燕江棋院)、“四馆”(抗战文化纪念馆、笋竹文化陈列馆、儒家文化陈列馆、民间艺术馆)、“一中心”(体育中心)成为了永安特色文化建设的主轴,形成了自下而上、热在基层、乐在群众、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
公共文化———城乡一体
2002年以来,在全市开展文艺调演、民俗展示、体育比赛“三项活动”和“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特色文化创建活动中,文化部门对全市的特色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挖掘、细致加工、分类整理、加强保护,建立详细的特色文化保护目录,落实抢救保护工作,使永安市对地方特色文化的掌握、研究和利用达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在民俗民间文化方面,加大对较有特色的小陶朱氏九节龙、罗坊的梦江龙、槐南的安贞鼓、青水畲族乡的傩面舞、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大腔戏、菜花灯以及迎烛桥灯、四方灯等的挖掘、保护、提高。全面普查、整理民俗、民间工艺、口承文艺等方面的内容,并以录像、摄影、录音等手段记录保存民俗文化,组织出版《永安市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永安风景名胜传说》、《安贞堡》、《贡川古韵》、《竹乡风情》、《永安姓氏来源》等书籍,系统地收集永安的民俗民间文化。在遗址保护工作方面,加强对永安现有国家级文保单位槐南安贞堡,省级文保单位贡川古城墙、会清桥、笋帮公栈、青水古戏台、吉山萃园、文庙大成殿等保护和修复。尤其是开展了抗战文化遗址的保护修复,对当年的省政府办公所在地———永安文庙等遗址进行了大规模重修,展出了大量的抗战实物。
文化品牌———提升实力
近年来,永安市十分注重品牌的培育工作,采取活动创建、文艺创作、媒体宣传等形式塑造提升特色文化品牌。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节、旅游节、艺术节,如举办福建永安笋竹旅游文化节,参加“第四届中国(深圳)文博会”、“首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博会”等国内大型展会,推介永安的特色文化。并通过组织创作文学作品、编排文艺节目、举办专题文艺晚会、拍摄高清电影《竹乡鼓声》以及电视专题片彰显特色文化魅力。并利用高端媒体,扩大品牌宣传。通过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培植,打造一批永安文化标志的“品牌符号”,不仅有声震东南的抗战文化、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独具特色笋竹的文化,还有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古朴悠扬的古琴文化等。
文化产业———活力迸发
8月20日,永安市文体局与香港伟恒通有限公司签订了BT建设虎形山四期项目协议,2010年底,永安市文化创意产业招商大厦、文川书画院、野外体育健身广场将在这里拔地而起。作为闽台(永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发的桥头堡,项目将为特色文体产业、休闲娱乐业、文化旅游业提供巨大的发展平台,大手笔打造闽台(永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文化事业成果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以产业化发展推动文化事业的提升。园区主打闽台文化品牌,围绕本土文化内涵,打造文化旅游业、文艺演出业、工艺美术业、饮食文化业、休闲娱乐业、工业设计业、会议展览业、收藏文化业、文化培训业、广告印刷业等十大重点文化产业,逐步形成“雅”、“智”、“艺”、“玩”、“消”五条文化创意产业链,进而塑造海峡西岸具有影响力的生态文化生活圈和文化旅游区,全面提升永安城市综合实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