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命运为何如此不同

如题所述

其实我个人认为李鸿章与伊藤博文是平分秋色的人物,基本上两人才能不相上下。差距只不过是李鸿章所效忠的清朝处于历史的衰败期,而伊藤博文效忠的日本是历史的崛起时期。任凭李鸿章能力再大也无法挽狂澜于力倒,两人不过各为其主罢了。当时伊藤博文对李鸿章有句著名的评价:君在日本干的不见得比我差,我在清国干的不见得比你好。 即入木三分的形容了这一点。 其实我们剖析明治时代的日本,也是披着君主立宪外衣的君主专制。与当时清王朝的政体相差无几,之所以清王朝不如日本,除了当时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干预外,只不过中国当时没遇到一个愿意图强的明君罢了。而当时的日本因其荒僻的地理位置与狭小的市场幸运的逃过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当时日本遭到的最大创伤也只是被迫打开国门造成市场混乱而已,西方列强没必要去武力侵略这个不毛之地。所以日本遇到了天时地利,又有明治大帝一个愿意图强变法的君主。国力迅速赶超中国也是必然的。而在这种大时代背景下,也必然造成李鸿章伊藤博文命运的不同,我想李鸿章也一定有他的苦衷,同是为国尽忠,一个落得个汉奸的骂名。一个赚得一世英名。也许这也是历史所注定的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13
李鸿章待人处事的态度,让人敬佩。纵观其一生,为国为民不计艰辛和困苦,不伊藤博文,日本首相,说起老同学严复,赞其才华过于他,而命运迥异,在伊藤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1885年,甲午战争之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曾劝告李鸿章迅速改革内政,否则日本帝国会后来居上,此时已经应验了。李鸿章叹气对伊藤博文说:“改革内政,我非不欲做,但我们国家太大,君臣朝野人心不齐,不像贵国一样上下一心。如果我们两人易地以处,结果会如何?”伊藤思忖一会儿回答道:如果你是我,在日本一定干得比我强;如果我是你,在中国不一定干得比你好。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6-13
伊藤比李小一岁,一个有好主子,一个只有自己
第4个回答  2012-06-13
干的是不一样的事情,结局自然不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