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是什麽意思?

如题所述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字面上意思是,只要这块玉和金锁不丢失且常常带在身上,就可以保佑人长命百岁,青春永驻。

出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是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的字,指他的玉有灵性,只要这块玉一直戴着,就可以保佑人长命百岁。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是薛宝钗金锁上的话,也是一句吉祥语,就是说只要金锁不丢失且常常带在身上就可以保她无灾无病,青春永驻。

金玉良缘一直是红楼梦里面的一个话题,也是林黛玉的心病,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和薛宝钗的金项圈初相遇,就引出“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两段话,咋一看这就是一对的,结果也确实成就了婚姻。

可是这上面的两句话结果是一种反讽了,“莫失莫忘”看来是宝玉对林黛玉的感情和怀念,“不离不弃”这个话语反看是对宝钗了,宝玉最后还是离弃了宝钗出家了。

贾宝玉最终还是终不忘 世外仙姝寂寞林。在封建社会,尤其是贾府大家族,宝玉在顽劣最终还是要守着规矩,要听从长辈礼教完婚,所以说“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扩展资料:

通灵宝玉及金锁的来历

通灵宝玉,《红楼梦》中的神话形象,贾宝玉出生时嘴里衔来,当做命根子挂在项上。贾宝玉是女娲剩一石转世真身(质),通灵宝玉则是其幻相(形)。

薛宝钗项圈上的金锁受一僧一道点化,系通灵宝玉附生物,寓意“土生金”;一边金(薛宝钗)玉(通灵宝玉),一边木(林黛玉)石(贾宝玉),双方激烈对抗,寓意“金克木”。

通灵宝玉对贾宝玉的人生发挥原罪、金箍棒、紧箍咒三重作用。贾宝玉多次摔砸通灵宝玉,彰显了他的爱情坚贞和叛逆精神,但以失败、妥协而告终。

后四十回通灵宝玉丢失,从反面促成了金玉良缘、高魁贵子、家复中兴三件喜事。贾宝玉完成这些为通灵宝玉所注定的宿命后便离家出走,与通灵宝玉形质合一,由一僧一道携归青埂峰,变回女娲剩一石,诗云“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债偿清好散场”。

象征意义

原罪

在下凡之前,剩一石经历了三次锻炼。

第一次:理之锻炼。

剩一石也是由女娲亲手炼成的一块补天石。以它为代表的正邪两赋才女才子们跟那些仁人志士们一样,他们的人性都是以正气为先导的,均有修齐治平之志气,有补天济世之才气,有大仁大义之正气。理之锻炼,即达理、明理、得道、入圣。剩一石尽管弃而未用,它依然可以“天不拘来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自得“幽灵真境界”。

第二次:情之锻炼。

剩一石在青埂峰下“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故曰“通灵”。绛珠、神瑛在西方灵河岸上生情,神瑛对绛珠“日以甘露灌溉”,绛珠修成人后“游于‘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皆为情之锻炼。

灵河与通灵呼应:灵者,情也;灵河者,情河也;通灵者,通情也。经过情之锻炼,这块从女娲手中禀正气而生的剩一石就变换了气性,成为正邪两赋的有情之石了。

第三次:欲之锻炼。

伊甸园神话中,亚当夏娃偷吃了禁果。《红楼梦》中,剩一石偷吃的禁果,就是凡心偶炽、痴恋红尘,由一僧一道携带下凡,并“勾出多少风流冤家都要下凡,造历幻缘”。一僧一道扮演了伊甸园里那条蛇的角色,使通灵宝玉具有了原罪的性质。甲戌本写一僧一道演说红尘,亦可补足文意。

经以上理、情、欲三次锻炼,剩一石幻化为通灵宝玉,获得了完整的人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通灵宝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3

意思是:意思就是只要不丢失,就能长命百岁,平平安安。

出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是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的字,指他的玉有灵性,不离身可以佑护主人无病无灾。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是薛宝钗金锁上的话,也是一句吉祥语就是说不能丢弃要一直戴着。

清代曹雪芹《红楼梦》中的剧情:

那一日,宝玉好不容易避开了贾政的提问,前往薛姨妈的住处探望薛宝钗。贾宝玉先是独自去往薛宝钗房中的,正和宝钗说话间,宝钗注意到了宝兄弟佩戴的通灵宝玉。

说是,往日里只是听说这玉神奇,却从未仔细的瞧过,今日定要瞧一瞧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看着便念出了镌刻在上面的字迹,当时在一旁的丫鬟听见了,讲出了薛宝钗的金锁也有刻字,并且是一对的想法。贾宝玉的性子是必要看到的,于是有了: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扩展资料:

来历:

女娲弃在青埂峰的剩一石原是一块巨石,锻炼通灵后曾自变人形各处游玩,被警幻仙子封为赤霞宫神瑛侍者,又在西方灵河岸与绛珠草结下木石前盟,然后仍回青埂峰,变成一僧一道所见的那块扇坠般大小的石头。

因凡心偶炽,一僧一道将它变成甄士隐、薛宝钗所见的通灵宝玉幻相。它的真身则转世为贾宝玉出生时嘴里衔来通灵宝玉。贾宝玉是女娲剩一石转世真身(质),通灵宝玉则是其幻相(形)。到劫终之日,贾宝玉与通灵宝玉形质归一,重返青埂峰,变成空空道人所见的那块写有《石头记》的巨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通灵宝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1-09

意思是:意思就是只要不丢失,就能长命百岁,平平安安。

出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是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的字,指他的玉有灵性,不离身可以佑护主人无病无灾。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是薛宝钗金锁上的话,也是一句吉祥语就是说不能丢弃要一直戴着。

小说剧情:

那一日,宝玉好不容易避开了贾政的提问,前往薛姨妈的住处探望薛宝钗。贾宝玉先是独自去往薛宝钗房中的,正和宝钗说话间,宝钗注意到了宝兄弟佩戴的通灵宝玉。

说是,往日里只是听说这玉神奇,却从未仔细的瞧过,今日定要瞧一瞧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看着便念出了镌刻在上面的字迹,当时在一旁的丫鬟听见了,讲出了薛宝钗的金锁也有刻字,并且是一对的想法。贾宝玉的性子是必要看到的,于是有了: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扩展资料

来历:

女娲弃在青埂峰的剩一石原是一块巨石,锻炼通灵后曾自变人形各处游玩,被警幻仙子封为赤霞宫神瑛侍者,又在西方灵河岸与绛珠草结下木石前盟,然后仍回青埂峰,变成一僧一道所见的那块扇坠般大小的石头。

因凡心偶炽,一僧一道将它变成甄士隐、薛宝钗所见的通灵宝玉幻相。它的真身则转世为贾宝玉,出生时嘴里衔来通灵宝玉。到劫终之日,贾宝玉与通灵宝玉形质归一,重返青埂峰,变成空空道人所见的那块写有《石头记》的巨石。

女娲剩一石仅仅变作通灵宝玉,而没有变作神瑛侍者,也没用变作贾宝玉;贾宝玉仅仅是神瑛侍者转世,与女娲剩一石(通灵宝玉)毫不相干。

到劫终之日,贾宝玉与通灵宝玉各回各家:一个回赤霞宫,一个回青埂峰。女娲剩一石下凡走这一遭,仅仅作为随行记者记录下贾宝玉的人生经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通灵宝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金锁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4-21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是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的字,指他的玉有灵性,不离身可以佑护主人无病无灾。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是薛宝钗金锁上的话,也是一句吉祥语就是说不能丢弃要一直戴着。这两个东西都是道士和尚送的,是一对的,暗含金玉良缘的意思,所以薛蟠说宝钗你这个金要找有玉的配。但是宝玉却更重木石良缘,更爱黛玉,这也是他们爱情的可叹可悲这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6-14
这是薛宝钗璎珞上的句子,意思就是一直戴在身上,一生健康长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