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原因是:庖丁经过多年实践,了解牛的结构,再通过精神作用完成解牛的过程,而不是用眼睛去看牛解牛。

重点词汇:庖丁解牛

[成语解释]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典故出处]《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译文:

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近义词]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如臂使指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含褒义,常与游刃有余连用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扩展资料:

近义词:得心应手

[成语解释]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典故出处]茅盾《子夜》:挟了七八万现款的冯云卿就此走进了公债市场,半年来总算得心应手,扯起息来,二分半是有的。

[近义词]心手相应、游刃有余、驾轻就熟

[反义词]不文不武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各种技艺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6
从庖丁的话中可知。其一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技术的追求。他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术上,而是探求道—解牛的规律,作为实践目标。其二,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其三,小心谨慎,尊重规律,从不骄傲大意。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6-14
熟能生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