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设备采用什么样的漏电断路器

如题所述

采用B型“全电流剩余电流保护器”。
B型剩余电流保护器充分考虑到变频器电磁兼容性的特点,有效地解决了具有三相整流装置的电气设备的漏电保护问题。剩余电流保护器对变频器的负载电流不予检测,但它能检测出主回路中对保护地线PE的剩余电流(漏电流)。
B型 — 全电流剩余电流保护型
B型剩余电流保护器应具备以下的特点:
1、在送电的瞬间不动作;
2、在设备长时间运行过程中,漏电保护动作值为300mA;
3、完全适用于剩余电流含直流分量的场合。
国际电工协会(IEC)早在1992年就根据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动作特性,将剩余电流保护器分为:AC、A、B型。
AC型— 对突然施加或缓慢上升的交流正弦波剩余电流能可靠脱扣
A型 — 对突然施加或缓慢上升的交流正弦波剩余电流,脉动直流剩余电流和脉动直流剩余电流叠加0.006A平滑直流能可靠脱扣
例如:西门子5SM系列漏电保护开关,B型,额定电流16—63A
如果不具备安装专用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条件,可以不在变频器前端安装漏电保护开关。但是,为了符合安全标准,必须保证变频器可靠接地,接地线的导线截面积要为普通接地线的2倍或至少10mm2以上,以免造成人身伤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16
首先pjg6606 的回答错误太严重了。
设备做了接地,不是没有必要再做漏电保护。尤其是在民用线路中,必须加装漏电保护(一般动作电流30mA)。为很么呢?
比如一条线路,电线依次为A、B、C、D供电,即A为线路首端,D为末端,四台设备的金属外壳均作了接地,接地线顺序也是由A到D。但是由于施工工艺或电缆原因,地线在A、B之间断线,即只有A设备实际上有接地,B、C、D设备接地无效。这时B设备发生了漏电,由于接地断线,B设备外壳带有220V电压且不能对地放电,无法使上方断路器过流动过,同时由于B、C、D设备外壳经接电线连接,造成C、D设备外壳也带电,人触摸B、C、D其中任意一台设备的外壳都可能触电,这就实际上扩大了漏电的影响范围。所以,在做好接地的同时,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
具体到工业上,由于生产现场用电设备多,环境复杂,如果安装漏电保护器(30MA)的话,基本上无法保证正常用电,启几台设备就会造成跳闸,没有特殊要求的话,一般不做漏电保护,而是加强接地连接,现场电气设备除了与框架、结构良好接触之外,还另作一根接地引线,并且年年做检查,做大限度保证人身安全。
具体到变频器,加装漏电保护器更需慎重,由于变频器内部有高次谐波,对设备外壳、铠装电缆外皮易存在泄漏电流,装普通漏电保护器的话基本一上电就会漏电保护动作,无法保证变频器正常工作。。
如果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建议采用保护值稍大一点的漏电保护器,但此时安全保护性能下降;目前也可以考虑尝试使用抗高频干扰的漏电保护器,但效果如何尚需考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6-15
这可是个新的问题。变频器使用时要求必须接地,既然做了接地保护,为什么还要装漏电保护器呢?漏电保护器的主要作用是为那些没做接地保护的用电设备(特别是手持式电动工具),做漏电保护的,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