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是什么意思呀

如题所述

意思是:不拘泥于是非,与世俗相处。(就是打破概念价值观)

出自战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庄子的《庄子·杂篇·天下》,原文选段:

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 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 以与世俗处。其书虽环玮,而连犿无伤也。其辞虽参差,而諔诡可观 。

译文:

认为天下人沉湎于物欲而不知觉醒,不能讲庄重的与之讲话,以自然随意的话来推衍,借重先哲时贤之言来使人相信,以寄寓之言拓展胸臆与思想。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视万物。不拘泥于是非,与世俗相处。他的书虽然奇伟却宛转连缀无伤宏旨,言辞虽然变化多端却奇异引人入胜。

全篇分七段,是记录先秦诸子百家历史渊源,来龙去脉。评价主要思想,并且加以批评的总结性的论文。作者为战国时期晚期的庄子后学。

扩展资料

《天下》以篇首二字名篇。“天下”指中国的社会。《天下》的主旨既是《庄子》一书的导言,又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史学史。提出学术问题有道术和方术之分。

道术是普遍的学问,只有天人、圣人、神人、至人才能掌握它。方术则是具体的各家各派的学问,这种学问都是各执一偏的片面的学问。阐述了庄子对儒家学派的看法,认为儒家主要是明传《诗》、《书》、《礼》、《易》、《春秋》的。

庄子在书中虽然也吸收了一些诸如方生方死的对立转化观点,但总体上他是与惠施的观点相反的。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认为一切事物的本质虽然有着千差万别的特点,但其“一”本同,安时处顺,逍遥无待,穷天理、尽道性,以至于命。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假慈、假仁,假意等大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杂篇·天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02

意思是:不拘泥于是非,与世俗相处。

出自:战国 庄子《庄子·杂篇·天下》

原文选段:

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 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 以与世俗处。其书虽环玮,而连犿无伤也。其辞虽参差,而諔诡可观 。

释义:

认为天下沉浊,不能讲庄重的话,以危言肆意推衍,以重言体现真实,以寓言阐发道理。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视万物。不拘泥于是非,与世俗相处。他的书虽然奇伟却宛转随和,言辞虽然变化多端却奇异可观。

扩展资料

启示:

庄子告诫人们,不要站在任何角度,任何时间,任何空间看待问题,混同万物,与道同游。虚空能包容一切,所以广大无边、圆融自在;大地能承载一切,所以生机勃勃、气象万千。

作者成就影响: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庄子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

庄子是以抽象思辨的本体论,而非具体某种政治主张,来实现他对宇宙万物的根据和原则的探求的。庄子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最重要贡献,也正是在于他对于抽象思辨的哲学本体论的独到关注。

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庄子其人并被神化,奉为神灵。唐玄宗天宝元年(七百二十四年)二月封“南华真人”,后人即称之为“南华真人”,被道教隐宗妙真道奉为开宗祖师,视其为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

第2个回答  2012-06-13
不责问对和错,来与处身环境相处。也就是打破概念价值观,进入道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6-13
不去议论世事的对与错,对于世俗淡然处之(随遇而安),不做强求。
第4个回答  2012-06-13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2222222222222222222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