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开篇那首词是谁写的啊?

《三国演义》开篇此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鱼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是哪位高人写的啊?

三国演义开篇那首词是杨慎写的。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代: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译文:

滚滚长江向东流,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不管是与非,还是成与败(古今英雄的功成名就),到现在都是一场空,都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消逝了。当年的青山(江山)依然存在,太阳依然日升日落。

在江边的白发隐士,早已看惯了岁月的变化。和老友难得见了面,痛快地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多少事,都付诸于(人们的)谈笑之中。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1511年(明朝正德六年),杨慎获殿试第一。1524年因得罪世宗朱厚熜,杨升庵被发配到云南充军。他经常四处游历,观察民风民情。每到一地都要与当地的读书人谈诗论道,留下了大量描写云南的诗篇。此词也即其中一篇。

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平添万千感慨。

在让读者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这首词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2

三国演义开篇那首词是明代文学家杨慎创作的。

杨慎

别称:杨文宪

所处时代:明朝

出生地:北京孝顺衚衕

出生时间: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

杨慎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人,祖籍庐陵。明朝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

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他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

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于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

杨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览群书。后人论及明代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杨慎为第一,他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

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著作达四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开篇词介绍: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代文学家杨慎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阕通过历史现象咏叹宇宙永恒、江水不息、青山常在,而一代代英雄人物却无一不是转瞬即逝。

下阕写词人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把历代兴亡作为谈资笑料以助酒兴,表现了词人鄙夷世俗、淡泊洒脱的情怀,全词基调慷慨悲壮,读来只觉荡气回肠、回味无穷,平添万千感慨在心头。

作品创作背景:

嘉靖三年(1524年),当时正任翰林院修撰的杨慎,因“大礼议”受廷杖,削夺官爵,定罪为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

杨慎到达云南以后,并没有因为被谪戍而消沉,而是经常四处游历,观察民风民情,还时常咏诗作文,以抒其怀。

杨慎在云南度过了三十几年,经常来往于博南兰津、苍洱金碧、临阿迷、澄江嵩明之间,足迹几乎遍布云南。

杨慎每到一地都要与当地的读书人谈诗论道,留下了大量描写云南的诗篇,此词也即其中一篇,同时也是作为《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而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23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明·杨慎)

赏析:《三国演义》为元末明初的罗贯中(1330~1400)所著,然而冠以卷首的这阙《临江仙》词,并非罗作,而是出自在罗贯中逝世88年之后才出生的杨慎(1488~1559)之手。罗贯中根据西晋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南朝学者范晔的《后汉书》、元代的《三国志平话》等书和某些有关传说,创作而成《三国演义》。其书问世于明嘉靖年间,当时并无卷首《临江仙》这首词。清初小说评点家毛纶、毛宗岗父子,在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原本加以增删修订,而成为当今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之一。这首《临江仙》,也是他们加上去的。

杨慎,明代大臣、文学家、学者。四川省新都区人,七岁习诗文,11岁能作诗。

这首词开篇从大处落笔,切入历史的宏流,四、五句在写景中富含哲理,意境深邃。下阕则具体刻画了老翁形象,在其生活环境、生活情趣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从而表现出一种大彻大悟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注释:渔樵:渔父和樵夫。渚:水中的的小块陆地。(泉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11-23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③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第4个回答  2013-11-23
楼上说的对,应该是陈寿写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