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是植物还是动物?

如题所述

海绵是一种最低等的海洋动物,种类达数千种之多,可谓是海洋动物中的大家族。从海绵的外表看,它们五颜六色,千姿百态。有扁管状群体的白枝海绵,有圆筒形单体的樽海绵,有似一串精巧灯笼状的矮柏海绵,有像一个玻璃纤维球直立于柄上的佛子介海绵,有扁平如薄纸的寄居蟹海绵,还有被称之为“维纳斯花篮”的偕老同穴海绵。尽管海绵的体形千变万化,从体态上可分为2大类:一是土墩形,另一种是烟囱形。生活在海流较大环境里的海绵,多为土墩形,能适应海浪和海流的冲击;生活在平静海域里的海绵,体态多像一个细高的烟囱。

如今,就连中学生也知道,海绵是一种海洋动物。然而,关于海绵究竟是动物还是植物的问题,竟争论了近200年。的确,从海绵的外表看,它不像动物。它浑身上下布满小孔,有骨针,有海绵丝,还有滤食水沟系。这些外在特征使它在动物界中独树一帜。海绵常年静卧海底,不见它吃,也不见它喝,更看不到它的运动;就连它的体色,也像花儿一样,有大红的,鲜绿的,褐黄的,棕色的,乳白的,还有紫红的,等等。难怪我们的祖先都深信不疑地将海绵划归到植物界。后来,人们发现海绵是生活在它的一种腔隙中的动物分泌物后形成的,才对海绵有了新的认识。当年进化论的先驱者之一生物学家拉马克,将海绵称之为植物形动物。最后,人们利用显微镜等技术手段,应用生理学、胚胎学等知识才最终揭开了海绵的秘密。

海绵海绵的结构非常特殊。单体海绵很像一个花瓶,瓶壁上布满无数小孔,是入水孔。瓶腔便是海绵腔,瓶口是海绵的出水孔。这就构成了海绵动物特有的滤食水沟系:海水从“瓶壁”渗入,然后又从“瓶口”流出。如海绵腔的内壁上,无数的领鞭毛细胞,把海水中的营养物质,如动植物的碎屑、细菌等,吸收过来,捕捉吞噬,再进行滤食。这一套捕食法,古人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有人计算过,一个10厘米高的海绵,每天能抽滤海水22.5升,出水孔的流速可达5米/秒。这高速离去的水流,能保证海绵体内排出的废物不再“回炉”。海绵真像一台节能的水泵,不断滤食,使其能在缺乏营养的热带珊瑚中繁衍生存。

人们还发现,凡是有海绵的地方,很少有其他动物居住。对此科学家是这样解释的:①海绵对那些贪食动物没有任何吸引力,因此,海绵天敌不多;②海绵多栖息在海流流动的海底,很多其他动物难于在此生活下去,其食物可以独享;③海绵身上有种难闻的恶臭,这可能是为了自身的安全,其他动物不得靠近。近些年,随着人造海绵业的发展,使得沐浴用的海绵养殖业日趋衰落。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会不会发现海绵动物的新价值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