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字词是因为某事而改变了原意的?

如题所述

这是一种客观的语文现象,例子太多了,如乖(顺or舛)、去(离or往)、估(买or卖)、被(施or受)、落(终or始)、逆(违or迎)多因为单音节时代,书面语言太过简洁,一字之义常因为立场不同而产生不同看待。好比东方美术上的“散点透视”,横看成岭侧成峰,在西方美术的“焦点透视”下,则一般不会发生这种视觉效果。而“反训”,则是“义相反而兼通”,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没争议的训诂术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06
珠圆玉润以前指像珠子一样圆,像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婉转优美,或诗文流畅明快。作谓语、定语、补语;指歌声或文章。现在多形容女子。珠圆玉润可以形容女子丰腴,身材好、皮肤光滑,像珍珠那样浑圆,像美玉那样润泽,形容一个女子具有古典美。现代汉语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词汇的变化是最快的,处于经常变化之中。
第2个回答  2019-06-06
看看现在我们通用的文字就知道了。比如学习文言文一定会遇到的通假字,一开始其实就是错别字。有些是名人写的错别字,后来却成为习惯写法。鲁迅也创造了不少词语。还有读音的更改,汉字的简化。比如我小时候,“确凿”的“凿”还念“坐”的音,现在已经改成了二声“早”的音。曾经费很大力气区分“的地得”的用法,现在也不讲究了。还有“沙发”“菠萝蜜”等,是外语的音译。
第3个回答  2019-06-06
举例说明吧:“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这句有多少人是从电影《后来的我们》里知道的?然而原文出自《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全文: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主要是激励国人的。
第4个回答  2019-06-06
现代汉语里面,「牛屄」算是个比较典型的词。按照「吹牛」来理解,表示瞎说八道,实际做不到;按照「厉害」来理解则正好相反。历史是无情的,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流传下去的。必须是具有普世性,永恒性,能引起后人情感共鸣的东西,才有可能流传下去。所以喜大普奔之类的成语,没有可查的历史事实,也没有深刻的人文含义,流传下去的可能性就不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