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要灭日本,为什么刘伯温以死相逼不让攻打日本呢?

刘伯温都有哪些顾虑?

有了元朝的前车之鉴,竟然还不能让朱元璋有警醒,但刘伯温明白,远征日本,不管你打不打的下来,都免不了一顿对百姓的无妄之灾,百姓渴望的是和平,是安定,俗话说得好“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这屁股还没坐热乎,就想着其他的菜,实在不是明智之选。

首先刘伯温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他会极力阻碍朱元璋出兵攻打日本,忽必烈的例子他能想不着吗?


那个时候元朝才刚刚建立起来,如果因为这样导致全军覆没,那么势必会给整个朝廷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百姓们需要的是和平,安家立业,而不是处于战争的跌宕伏之中。如果刚刚建立起一个国家,就要让百姓们因为战争流离失所,那么注定是得不到民心的。朱元璋本身就是农民出身,所以对于刘伯温说的这番话,他深有感触,于是就听从刘伯温的话,没有去攻打日本。



刘伯温还是一个政治家,他一直都认为日本的位置得天独厚,并且四面环海,这样的地位对于明朝来说是有弊端的,四面环海,就会让明朝很不容易攻打进去失败的风险非常的大。

要是贸然前去,不光光会让刚刚建立起的新国家毁于一旦,可能还会给老百姓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就是因为这一点,刘伯温才劝朱元璋不要贸然前往。最好等到有朝一日国家越来越强大的时候,再选择去进攻他们,这样比较保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6
这是胡说八道的事情,没有任何依据,朱明建国始终主要对手是北元,而日本交给朝鲜应付。
第2个回答  2019-10-05
一是开战的消耗,二是占领倭寇后管理和教化的问题,三是倭寇到底值不值得去打。
第3个回答  2019-10-05
因为刘伯温一直都认为日本的位置得天独厚,四面环海,会让明朝很不容易攻打进去,失败的风险很大,贸然前去,可能让刚建立起的国家毁于一旦,还可能给老百姓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加之忽必烈打日本好多次都遇到台风,军队受到重创,甚至全军覆没。国家没强盛,台风没摸清楚,不宜攻打。
第4个回答  2019-10-05
日本在隋唐宋时期和我国往来频繁,表面上和和气气的,实际上这个国家却是鸡贼得很,在学习我国各种好处时,是死都不说一句臣服的话,就是想着和我国做生意,交流文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