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王者之音》是中国藏头诗巅峰之作?

如题所述

王婆

王者之音:藏头诗巅峰之作

作者 大理文艺

在神州大地悠久历史文化长廊中,炎黄子孙凭借与众不同的智慧,创造了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唐诗宋词、元代小曲、明清小说,这些文学成就让我们以一种优雅、骄傲、自豪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除了传统的诗、词、曲、小说外,文人学者还创作了大量的另类形式的一类诗歌,就是一般我们所说的杂诗。具有代表性的杂诗类型可分为:回文诗(又叫环文诗)、剥皮诗、离合诗、字谜诗、辘轳诗、八音诗、藏头诗、诙谐诗、集句诗、联句诗、百年诗、绝弦体诗等30余种。这些杂诗各具特色,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广受好评,得到民间各等人群的喜爱,流传至今。

今天给大家特别介绍杂诗中独具特色的一种类型——藏头诗,藏头诗又称“藏头格”,顾名思义,藏头诗以每句诗的头一个字嵌入要表达的内容中的一个字。全诗的每句中的头一个字又组成一个完整的人名、地名、物名或一句祝福或其他含义的表述。藏头诗意境深远、品位高端,意简言赅、概括性强,可谓一字千金。藏头诗一般有三种形式:一种是首联与中二联六句皆言所寓之景,而不点破题意,直到结联才点出主题;另一种是将诗头句一字暗藏于末一字中;第三种是将所说之事分藏于诗句之首。现在常见的是第三种,每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可以表述作者的某种特别思想。

由于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大家为人处世都追求一种豁达的境界,做人做事强调光明磊落、不藏着不掖着,要求有话直说、诚实耿直、直来直去。因此藏头诗由于其特性大多不为正史和正集收录,近千年来,藏头诗多流传于民间,或偶见于古代戏曲、小说。最有名的如施耐庵《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为了拉卢俊义入伙,“智多星”吴用和“及时雨”宋江便设计了一出“智多星智赚玉麒麟”的故事来,利用卢俊义躲避“血光之灾”的惶恐心理,口占四句卦语:

芦花丛中一扁舟,

俊杰俄从此地游。

义士若能知此理,

反躬难逃可无忧。

其中“芦”字扒开“艹”头后,暗藏“卢俊义反”四字隐意,此藏头诗在当地广为传播。果然,该诗成了官府治罪卢俊义的铁证,最终把卢俊义“逼”上了梁山。

庐剧《无双缘》中,有这样的表述:

早妆未罢暗凝眉,

迎户愁看紫燕飞。

无力回天春已老,

双栖画栋不如归。

其中暗藏“早迎无双”四字隐意。

明朝大儒徐渭,就是大名鼎鼎的徐文长,游览西湖时,面对平湖秋月胜景,感慨万千,即席写下了七绝一首:

平湖一色万顷秋,

湖光渺渺水长流。

秋月圆圆世间少,

月好四时最宜秋。

其中就藏头“平湖秋月”四字隐意。

藏头诗在创作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古人创作数量不多,留存下来的更是少之又少。从性质上来说,藏头诗首先是诗,它最基本的要求就必须要具备一个完整的意象、突出的主题;更高要求是必须具备一首诗的其他条件,如押韵、对仗、平仄等等,而绝对不是几句毫不相干搭在一起的字词。多年以来,很多人因为对藏头诗认识不足,或因为诗词写作功底欠缺,藏头诗一度消失得无影无踪。

鉴于藏头诗的不断衰落,本着让世人重新认识藏头诗的质朴理念,大理诗人潘正伟在永平县东庄村下乡工作期间,为了感谢云南永平南方丝绸之路研究协会会长、永平县文联主席张继强老师对东庄脱贫攻坚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即兴写下了著名的诗篇《王者之音》:

《王者之音》

原创作者 大理潘正伟

潘门子弟进东庄,

正逢春意百花香。

伟人近平识民情,

敬国敬党又敬民。

赠政惠民脱贫路,

张开双臂万民护。

继往开来面貌新,

强大自信胜古今。

从该诗作的正文来看,每一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潘正伟敬赠张继强”,本诗就是一首藏头诗,而且是一首具备以下优点的完美诗篇:

意境完整:描述了潘正伟进东庄开展扶贫工作,人民群众称赞政策好,人民群众热烈拥护,扶贫成绩明显,贫困现象得到改善,人民群众自信满满。

结构完整:七言八句,完美的叙述了潘正伟在东庄扶贫工作的进行情况。

主题突出:扶贫政策好,万民皆拥戴。“继往开来面貌新,强大自信胜古今”十四字高度概括了文章主题,而且时代性强,展示了强大的正能量。

韵脚工整押韵:庄-香;情-民;路-户;新-今,韵感极强、朗朗上口;全文清新脱俗、一气呵成、绝无拖泥带水之感。

综上所述,我们说:大理诗人潘正伟的《王者之音》,在新时代的诗作中,应该是一篇可圈可点的优秀作品,而且,就藏头诗类型来说,《王者之音》可以当之无愧位居头甲,是实名所归的藏头诗中的巅峰之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3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