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

越详细越好

绍兴市境位于浙江省中北部、钱塘江河口段南岸,介于北纬29°13′36〃(新昌安顶山)至�30°16′17〃(绍兴镇海闸以北钱塘江航道中心线)、东径119°53′02〃(诸暨三界尖)至121°13′38〃(新昌平砚)之间。东连宁波市,南接台州地区和金华市,西临杭州市,北与嘉兴市隔钱塘江相望。

市境处于浙西山地丘陵、浙东丘陵山地和浙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的交接地带,地貌比较复杂。在地质构造上,绍兴—江山大断裂位于市境西侧,上虞—龙泉隆起带位于市境中部,在内外营力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群山环绕、盆地内涵、平原集中的地貌特征。地形骨架略呈“山”字形:龙门山绵延于市境西部,会稽山耸峙于中部的绍兴、诸暨、嵊县之间,四明山、天台山蜿蜒于市境东部、东南部;以会稽山脉为分水岭的西侧浦阳江和东侧曹娥江,自南而北分别流入钱塘江;浦阳江流经的诸暨盆地错落于龙门山、会稽山之间;曹娥江流经的新嵊盆地和三界章镇盆地处于会稽山与四明山、天台山之间;市境北部为绍虞平原。因此,全市地貌大势可概括为“四山三盆两江一平原”。全境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四山”主脉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上,主要山峰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会稽山脉主峰东白山位于诸暨小东乡,海拔1194.6米,是全市的最高峰;龙门山脉在境内的最高峰三界尖位于诸暨龙门乡,海拔1015.2米;四明山脉主峰四明山位于嵊县四明乡,海拔1012米;天台山脉在境内的最高峰菩提峰位于新昌小将乡,海拔996米。中部多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台地,以及错落分布、大小不等的河谷盆地,地貌显得低矮而破碎。三大河谷盆地的底部海拔多在10至50米之间。北部的绍虞平原和曹娥、浦阳两江下游地区,海拔不足10米。陆地最低处在诸暨“湖田”地区,海拔仅3.1米。
绍兴境内河道密布,湖泊众多,向以“水乡泽国”享誉海内外。受山脉走向制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河流普遍具有流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大,一年有两个汛期,上游水力资源丰富,下游多受海潮顶托等特点。境内主要有汇入钱塘江的曹娥江、浦阳江、鉴湖水系;浙东运河东西横贯北部,与南北向河流沟通,交织成北部平原区河密率很高的河网水系。此外,上虞尚有部分河溪属甬江水系,诸暨尚有很小部分属壶源江,经富阳直接注入富春江。

绍兴境内土壤类型多,分布复杂,性态特征各异,土质良好,且多宜农业利用。从类型上讲,除了地带性的红壤、黄壤以外,还广布着隐域性的水稻土、潮土、盐土和紫色土、石灰土、中基性火山岩土、粗骨土、石质土、新积土等9个土类。全市土壤共划分为11个土类、21个亚类、65个土属、101个土种。丰富的土壤资源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和各种名、优、特产品的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绍兴自然植被种类很多,据调查所得,共有153科、449属、87.9种。其中以天然森林植被为主(森林覆盖率达46.2%),有针叶林、阔叶林、灌木林、混交林、竹林和盐生等6类。人工栽培的粮油作物、经济作物和观赏植物中,粮油、经济作物品种分别超过100种;蔬菜作物有33类、128种;花卉作物(包括野生)有600余种、800多个品种 。境内动物资源丰富,饲养动物有家畜、家禽、家鱼、家蜂4类,170余个品种;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兽类80余种,鸟类100多种,爬行类70余种,两栖类20余种,水生动物仅河口回游性、湖泊定居性、溪流性和半回游性鱼类有11目、24科、87种。各种动植物中,具有药用价值的达1200余种,其中中草药资源植物类1000种,动物类200余种。由于林木锐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生物种内种间斗争等多种原因,自然界生物物种有的已经绝灭,有的濒临绝灭。

铁矿是本市主要矿产之一,历年来累计探明储量7751.4万吨,目前尚有保有储量4508.37万吨,占全省铁矿总储量的75.5%。铜矿资源丰富,累计探明储量(金属量)25.85万吨,保有储量20.2万吨,占全省的62.6%。铅锌资源也较丰富,已探明储量57.87万吨,其中锌52.53万吨,保有储量48.19万吨。金矿也是主要矿产之一,集中分布在绍兴平水—诸暨璜山这一狭长条带内。金矿床有绍兴中岙、何山,诸暨璜山、庙下畈、马郦、桐树林等6处,另有西裘铜矿、七湾铅锌矿3处伴生金。探明储量12639.96公斤,保有储量8885.41公斤,占全省的42.4%。石煤资源极为丰富,主要分布在诸暨、绍兴县,已查明的矿床有绍兴狮子山、诸暨霞渡、大桥、红马坞、盛宅坞、长澜等6处。累计探明储量4.26亿吨,保有储量4.1亿吨,远景储量可达10亿吨,居省内首位。萤石资源相当丰富,矿床(点)近百处,其中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4处。已查明的矿床4处,即嵊县毫石、三溪,诸暨西山,新昌西坑,已探明储量252.3万吨,保有储量239.6万吨,占全省的10.5%。另外硅石、硫铁矿、石灰岩、瓷石土、高岭土、花岗石等非金属矿产储量也十分丰富。

市境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多雨。但由于地处中纬度,地形较复杂,小气候差异明显,灾害性天气频繁。全市年平均气温16.2~16.5℃。四季气温(以1、4、7、10月的气温代表冬、春、夏、秋四季的气温分布):1月份(冬季)全市平均气温3.9~4.4℃�;7月(夏季)全市平均气温28.2~28.7℃�;4月(春季)平均气温15.7~15.9℃;10月(秋季)平均气温17.7~18.3℃。全市年均无霜日234~246天。全市年降水量为1301~1465毫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1-21
绍兴市境位于浙江省中北部、钱塘江河口段南岸,介于北纬29°13′36〃(新昌安顶山)至�30°16′17〃(绍兴镇海闸以北钱塘江航道中心线)、东径119°53′02〃(诸暨三界尖)至121°13′38〃(新昌平砚)之间。东连宁波市,南接台州地区和金华市,西临杭州市,北与嘉兴市隔钱塘江相望。

市境处于浙西山地丘陵、浙东丘陵山地和浙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的交接地带,地貌比较复杂。在地质构造上,绍兴—江山大断裂位于市境西侧,上虞—龙泉隆起带位于市境中部,在内外营力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群山环绕、盆地内涵、平原集中的地貌特征。地形骨架略呈“山”字形:龙门山绵延于市境西部,会稽山耸峙于中部的绍兴、诸暨、嵊县之间,四明山、天台山蜿蜒于市境东部、东南部;以会稽山脉为分水岭的西侧浦阳江和东侧曹娥江,自南而北分别流入钱塘江;浦阳江流经的诸暨盆地错落于龙门山、会稽山之间;曹娥江流经的新嵊盆地和三界章镇盆地处于会稽山与四明山、天台山之间;市境北部为绍虞平原。因此,全市地貌大势可概括为“四山三盆两江一平原”。全境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四山”主脉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上,主要山峰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会稽山脉主峰东白山位于诸暨小东乡,海拔1194.6米,是全市的最高峰;龙门山脉在境内的最高峰三界尖位于诸暨龙门乡,海拔1015.2米;四明山脉主峰四明山位于嵊县四明乡,海拔1012米;天台山脉在境内的最高峰菩提峰位于新昌小将乡,海拔996米。中部多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台地,以及错落分布、大小不等的河谷盆地,地貌显得低矮而破碎。三大河谷盆地的底部海拔多在10至50米之间。北部的绍虞平原和曹娥、浦阳两江下游地区,海拔不足10米。陆地最低处在诸暨“湖田”地区,海拔仅3.1米。
绍兴境内河道密布,湖泊众多,向以“水乡泽国”享誉海内外。受山脉走向制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河流普遍具有流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大,一年有两个汛期,上游水力资源丰富,下游多受海潮顶托等特点。境内主要有汇入钱塘江的曹娥江、浦阳江、鉴湖水系;浙东运河东西横贯北部,与南北向河流沟通,交织成北部平原区河密率很高的河网水系。此外,上虞尚有部分河溪属甬江水系,诸暨尚有很小部分属壶源江,经富阳直接注入富春江。

绍兴自然植被种类很多,据调查所得,共有153科、449属、87.9种。其中以天然森林植被为主(森林覆盖率达46.2%),有针叶林、阔叶林、灌木林、混交林、竹林和盐生等6类。人工栽培的粮油作物、经济作物和观赏植物中,粮油、经济作物品种分别超过100种;蔬菜作物有33类、128种;花卉作物(包括野生)有600余种、800多个品种 。境内动物资源丰富,饲养动物有家畜、家禽、家鱼、家蜂4类,170余个品种;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兽类80余种,鸟类100多种,爬行类70余种,两栖类20余种,水生动物仅河口回游性、湖泊定居性、溪流性和半回游性鱼类有11目、24科、87种。各种动植物中,具有药用价值的达1200余种,其中中草药资源植物类1000种,动物类200余种。由于林木锐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生物种内种间斗争等多种原因,自然界生物物种有的已经绝灭,有的濒临绝灭。

铁矿是本市主要矿产之一,历年来累计探明储量7751.4万吨,目前尚有保有储量4508.37万吨,占全省铁矿总储量的75.5%。铜矿资源丰富,累计探明储量(金属量)25.85万吨,保有储量20.2万吨,占全省的62.6%。铅锌资源也较丰富,已探明储量57.87万吨,其中锌52.53万吨,保有储量48.19万吨。金矿也是主要矿产之一,集中分布在绍兴平水—诸暨璜山这一狭长条带内。金矿床有绍兴中岙、何山,诸暨璜山、庙下畈、马郦、桐树林等6处,另有西裘铜矿、七湾铅锌矿3处伴生金。探明储量12639.96公斤,保有储量8885.41公斤,占全省的42.4%。石煤资源极为丰富,主要分布在诸暨、绍兴县,已查明的矿床有绍兴狮子山、诸暨霞渡、大桥、红马坞、盛宅坞、长澜等6处。累计探明储量4.26亿吨,保有储量4.1亿吨,远景储量可达10亿吨,居省内首位。萤石资源相当丰富,矿床(点)近百处,其中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4处。已查明的矿床4处,即嵊县毫石、三溪,诸暨西山,新昌西坑,已探明储量252.3万吨,保有储量239.6万吨,占全省的10.5%。另外硅石、硫铁矿、石灰岩、瓷石土、高岭土、花岗石等非金属矿产储量也十分丰富。

市境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多雨。但由于地处中纬度,地形较复杂,小气候差异明显,灾害性天气频繁。全市年平均气温16.2~16.5℃。四季气温(以1、4、7、10月的气温代表冬、春、夏、秋四季的气温分布):1月份(冬季)全市平均气温3.9~4.4℃�;7月(夏季)全市平均气温28.2~28.7℃�;4月(春季)平均气温15.7~15.9℃;10月(秋季)平均气温17.7~18.3℃。全市年均无霜日234~246天。全市年降水量为1301~1465毫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