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上海,当时放眼世界,属于什么水平?

如题所述

电影《八佰》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如果说那边是天堂,那么这边就是地狱。”当日军1938年入侵上海之时,整个上海除了租界被打成一片废墟,宛如人间炼狱。

图注:八佰剧照

但即使是废墟,我们还是能在电影中看到30世纪繁华上海的一角,苏州河边的租界依旧霓虹闪烁,莺歌燕舞,一副繁华大都市的形象。而这一切,很难让人想到这是30年代的中国。

民国时期的上海,在被日军占领之前,有“东方巴黎”之称。那么当时的上海究竟是什么样的水平?与世界上的其他城市相比又如何呢?

20世纪30、40年代的上海是民国最繁华的城市?

我们通过一组数据就能看出当时的上海超过中国其他城市有多甚。

在城市人口及硬件规模方面:

1931年,上海市人口311万,全国第一,全球第五;1949年武汉解放时,武汉三镇人口仅有102万,这时候的上海是500万。

1937年,上海发电量为11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5.5%。

与城市规模同样夸张的还有上海的经济实力:

1933年,上海工业产值7.3亿,约占全国12大工业城市产值的66%;排名第二的天津仅为7400万。

30年代上海还是亚洲最大的黄金交易中心,世界第三大证券交易市场。

同时,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也是由上海明星公司拍摄,这一时期,上海发行的电影几乎垄断了整个中国电影市场。

图注:歌女红牡丹剧照

这一时期的上海,处于中西方文明交汇的最前线,人们衣着时尚,男士西装革履,女士旗袍长裙丝袜等屡见不鲜。飞机、汽车、电车方便着上海市民的出行。泸州老窖、“华生牌”电风扇、“骆驼牌”香烟,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任何商品你都可以在上海买到。

随着大量西方人在上海经商及定居,英国式、希腊式、哥特式、俄国式......各种风格迥异的西式建筑在上海拔地而起,构成了全中国独一无二的风采。到解放前,上海的城区建筑面积已经达到了86平方公里。

图注:民国上海老照片

可以说,当时的上海是全中国唯一有现代化污染的都市。(非贬义)

但繁华上海的背后是剥削余压迫??

上海的繁华不是源自于上海自身,而是租界。《上海滩》中许文强最大的梦想就是在霞飞路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而霞飞路不过是法租界中,普通市民所居住的地方而已。

在上海生活的中国人,大部分都处在社会最底层,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中也可管中窥豹。根据张忠民先生在《近代上海工人阶层的工资与生活》中的资料显示,1931年,上海中国男工月名义工资仅17.9元、女工13.2元、童工10.2元。

图注:民国时期上海的童工

是的,30年代童工在上海是合法的,并且几乎所有工人每月都工作30天,每天平均工作时间高达14个小时。此外,此类工资仅为纸面数据,而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工人还要遭受工头、管事以及地方青帮的剥削。

这一时期,上海工人家庭平均年支出却高达453.48元。可以想象大部分人的实际生活水平由多差。与之相对应的是法国领事馆总领事一场宴会的开销约为2万元。

且相对而言,工人在上海是被视作“市民”的。大量的流民、帮派子弟、无文化者在上海根本无法立足,每天上海都有大量的平民饿死亦或冻死街头。

图注:1940年10月27日,上海街头冻死74

上海与世界?

上海在中国的城市中一支独秀,但是他是否能够比得上国际性的大都市呢?

答案是否定的。

前文我们提到1937年,上海发电量11亿千瓦时,而这一数字在伦敦是126亿。相差约11倍。

从经济上看,1937年上海人均GDP约为108美元。而这时候法国人均GDP为1126美元,英国为1180美元,相差约10倍。与纽约、巴黎、伦敦等相比更是相差20余倍。

图注:1929年的纽约

图注:1936年的上海

总评:

民国时期上海这个“东方巴黎”的繁华,和中国并没有太多关系。它的繁华,是西方列强建立的租界创造的。租界中的各国肆意践踏中国的法律,随意制定关税,中国政府却完全没法插手。

名为租界,实际可以说这个时代的上海,仅仅是列强为了更好的瓜分中国而建立一个比较“现代化”的殖民地罢了。

参考资料:张忠民.近代上海工人阶层的工资与生活——以20世纪30年代调查为中心的分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02):3-16.

钱化佛.三十年来之上海[M].上海书店,1984

《上海地方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