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没有招工表,到档案局和社保局查也没有,该怎么证明是固定工?

如题所述

1、通常人事关系、工资、档案等等是跟劳动部门,即当地的劳动局发生关系。如果是普通工人,那档案是存放在工作的劳资科或人事科,叫法不同,但是在这个部门;如果是工厂领导,档案就是放在工厂的上级主管部门,砖厂应该是建设局或建材局。

2,找不到档案,可以找以前缴养老保险或医保金跟住房公积金的部门,这些部门应该保留着你的工资档案的资料,因为当有新职工参保的时候,单位都会开具证明去社保机构局


扩展资料:

个人档案

2016年1月,中央组织部通报称,在省管干部档案专项审核中,420人因档案造假受到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186人因档案问题被记录在案,未查清前不得提拔或重用。造假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年龄、学历、经历是“重灾区”。

(2)多人协作,团伙作案。

(3)履历造假往往伴随其他违纪违法行为。 

一位长期从事组织工作的干部说,档案造假会牵涉到很多部门,如年龄、户籍等归公安部门管,学历归教育部门管,而档案只是前面这些部门工作的最后痕迹。

因此,一份处处造假的档案背后可能是多个部门管理、把关的问题。“特别是过去对档案管理很松散,随便找个熟人就能把出生日期、民族都改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档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3

1、通常人事关系、工资、档案等等是跟劳动部门,即当地的劳动局发生关系。如果是普通工人,那档案是存放在工作的劳资科或人事科,叫法不同,但是在这个部门;如果是工厂领导,档案就是放在工厂的上级主管部门,砖厂应该是建设局或建材局。

2,找不到档案,可以找以前缴养老保险或医保金跟住房公积金的部门,这些部门应该保留着你的工资档案的资料,因为当有新职工参保的时候,单位都会开具证明去社保机构局,





扩展资料:

档案和文件是同一事物在不同价值阶段的不同形态,两者具有同源性和阶段性的共性,也具有实效、功用、离合等个性差异。

从文件到档案是一个批判继承的辩证运动过程。从信息的内容和形式来说,两者完全相同的,但从时效、价值和系统性上来说,档案是对文件的不断扬弃。

首先是时效性批判,档案是已经办理完毕的文件;其次是价值评判,档案是办理完毕的文件中具有保存价值的部分;最后是系统性批判,档案是把分散状态的文件按一定逻辑规律整理而成的信息单元。

因此,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归宿;文件是档案的基础,档案是文件的精华;文件是档案的素材,档案是文件的组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档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5-07
一般情况下职工档案里都有招工表,如果没有这个表,你也可以到档案馆或社保局查查历史的花名册底册,如果也没有的话你还可以找出当年你的工资表,越早越好。如果工资表也找不到,最后只能恳求社保局的人看是否能允许你找几个证明人来证明你的身份。再不行的话只能找证据提出申诉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5-07
书面劳动合同就可以证明,单位也可以开工作证明。
第4个回答  2021-03-24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