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作文提纲形式,以议论文为例,要格式哦

拜托具体点哦

议论性散文拟提纲拟提纲的程序是: (一)找论据,定论点。 1.根据审题立意时确定的论题搜寻论据。 找事实论据注意既要有历史事实材料,又要有现实材料,不要厚古薄今。 2.从论据材料中提取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根据论点筛选论据。 如果在审题立意时已经初步拟定了中心论点,但在一时难以找到材料证明中心论点或某个分论点的,应以你掌握的材料为依据,重新确立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如果继续使用原来的中心论点或者分论点,那就可能使文章因缺少论据而论证无力,也有可能出现论据无法论证论点的错误,甚至可能有观点错误的危险。 (二)定模式。 1.基本采用三段论的结构模式。 文无定法,但是,初学和应试者要学有方法。应试者应该采取最简捷的方式布局谋篇,才能保证在考场上快速构思,快速入题,开亮“视窗”,成就美文。 ⑴“三段论”由“引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依次组成。 一般说来,“引论”即开头部分,它要提出问题(论题或者中心论点)“是什么”;“本论”即本体部分,它要分析问题 “为什么”;“结论”即结尾部分,它要解决问题“怎么办”。 ⑵立好结构框架的标准有三条: ①“三论”( “引论”、“本论”、“结论”)齐全,结构完整。 ②布局严密紧凑,段落层次分明,上下衔接自然。 ③全文首尾圆合,段落首尾呼应。集中突出论点。 虽说“三段论”的模式基本规范了议论文和议论性散文的写法,但是写作者仍然可以在三段论基础上创造出多种结构模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2.本论部分的层次关系有总分、并列、对照和层进关系四种: ⑴并列关系。 几个分论点同等并列,每个段落可以用“从……方面来看”、“从……上分析”等句式放在开头。如果把这几个分论点的顺序对调,不会造成逻辑混乱。但是,安排并列的几个分论点。还是要有一定的顺序的。 ①重要性顺序。 如“主——次”顺序,可以分别用“首先”、“其次”或“第一”、“第二”等表顺序的词语放在每段开头。 【例】 中心论点:只有在发扬团队精神的基础上张扬个性,才能彰显团队特色和个人魅力。 分论点一:首先,个人要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团队才能步调一致获胜利,个人才会更有信心而魅力倍增。 分论点二:其次,团队要为个人提供用武之地,个人才能张扬个性优势互补,团队才独具特色而富有生机。 ②时间顺序。 几个并列的分论点所论述的事物发生时间有先后,可以按时间先后安排写作顺序。 【例】 中心论点:鱼和熊掌可以共享,时尚与经典应该兼得。 分论点一:经典由时尚的传承而光大。 分论点二:时尚因经典的营养而充实。 ③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 同一层次的几个分论点,有的分论点所述道理易为人们所接受,可以先说;有的分论点所述道理需要作较多的论说才能为接受,则要后说。这样才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例】 中心论点:平凡者也自豪 分论点一:平凡者未必平庸。 分论点二:平凡者也能自豪。 ⑵层进关系。 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次的前后顺序有严格的要求,不能随便变动。 段与段之间常有表示递进关系的标志,如“不仅如此”、“而且”、“甚至”等。层递关系有三种情况: ①事物发展顺序。 几个分论点反映的是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则按事物发展的顺序安排分论点。 【例】 中心论点:再试一次,成功的大门会向你敞开。 分论点一:失败常常是尝试的终点; 分论点二:再试往往是失败的终点。 ②递进顺序。 几个分论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论证中心论点。 【例】 中心论点:微笑竞争,携手同行,这是双赢的智慧。 分论点一:竞争在美德的肩膀上舞蹈。 分论点二:竞争在合作的怀抱里微笑。 (选自2005年高考山东省优秀作文) ③先破后立的顺序。 前面几个分论点分别否定了一些作法,最后一个分论点指出正确的作法。 【例】 中心论点:走向科学、民主与法制,就是走向富国强民的康庄大道。 分论点一:封建迷信思想制约了创造力的产生,阻塞了科学强国之路。 分论点二:无政府状态侵害了人民的合法权益,堵住了富民强民之路。 分论点三:民主、法制和科学,是帮助我们走向富国强民大道的三大法宝。 【说明】 以上分论点一和分论点二之间是并列关系,分论点三与前面两个分论点间是层递关系。 ⑶对照关系。 这其实也是一种并列关系,就是从正反两方面举例对比说理,这样是非分明,观点明确,是一种简单、易操作而见效快的写法,因此初学者采用这种写法较为普遍。 【例】 中心论点:高举诚信的火把,让人间充满温暖。 分论点一:点亮诚信之火,你的四周温暖光明。 分论点二:熄灭诚信之火,你的前头阴冷黯淡。 ⑷总分关系。 含总分、分总或总分总关系。 并列、层进和对照关系是分论点之间的层次关系。在总分、分总和总分总关系中,总说部分是总述或者总结议论文的分论点。在分说部分,要注意到几个分论点之间层次关系仍然有并列、层递和对照关系,因此必须妥当安排分论点的顺序。 3.同一层次的论据之间的层次的关系。 同层次的论据间较多采取并列或对照关系。但也可以用“总写——特写”或“特写——分写”的写法。 (三)备亮点、定详略。 议论文本论部分是详写部分,其中详写的是事实论据及其分析评论。但是所用论据不仅一个,因此要详写新鲜的事例,略写概述人们较为熟悉的经典事例。这样详略结合,能够使举例丰富翔实而要言不烦。 设置亮点的最佳位置有:标题、题记、开头、结尾、段首、段尾、过渡句段和关键段。 论点是文章的灵魂,因此把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作为文眼,即作为文章的亮点是至关重要的。 二、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篇章结构及其提纲的几个主要模式。 (一)最常见的论证结构安排和论证过程 的“五步法”和“四步法”。 1.“五步法”:立论—论证—过渡—再论证—结论 第一步:立论——提出中心论点,也可以只提出论题。 第二步:论证——“立·摆·议·结”论说论据。 ①“立”,立意,提出分论点一,照应中心论点。 ②“摆”,摆出一两个事实论据或理论论据。 ③“议”议论,分析和评论论据,论证分论点一。 ④“结”小结,照应分论点一。 第三步:过渡——承上启下。 ①这一部分可以放在“论证”一段的结尾,或者放在“再论证”的开头,也可以独立写成一段。 ②有时可以把“论证”和“再论证”两部分的分论点放在过渡段提出。即承上总结并揭示上一部分的分论点;启下提出下一部分的分论点。这种写法,过渡文字一般独立成段,或者放在“论证”部分开头。 ③“过渡”可以是一个复句,也可以是一段话。 过渡段根据“论证”和“再论证”之间的层次关系选择关联词。可以用的句式如“既……又(也)……”、“一方面……另一方面……”(并列), “不但……而且……”“而且”(递进), “虽然……但是……”“但是”“然而”“不过”(转折)等。 第四步:再论证——再次“立·摆·议·结”论说论据。 即提出分论点二,摆出一两个论据,议论分析论据,小结照应分论点二。 第五步:结论——总结全文,重申中心论点,提出应该怎么办。 如果立论部分只是提出论题,那么多数在结尾部分提出中心论点。 2.“四步法”: 立论—论证—再论证—结论。 如果“论证”和“再论证”部分都在段落开头用相同的句子引出不同的分论点,或者用相同的句式提出分论点或者论据,那么可以不要过渡段,这一点我们在下一章详细说明。 (二)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篇章结构的一般模式。 结构的表现形式分为表现思维形式的逻辑结构和表现语言形式的篇章结构。 写作者一般先形成逻辑结构,再形成篇章结构;阅读者则一般先了解篇章结构,再理清逻辑结构。 逻辑结构主要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推理形式。例如因果、归纳、演绎和类比等推理。这在“论证与论据”部分再作具体介绍。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篇章结构及其提纲模式。 从中心论点所在的位置看,议论性文章常见的结构模式一般有四种类型: 1.开篇提出中心论点的模式,这是最常见的模式。 2.结论中提出中心论点的模式,这也是常见模式。 3.在题目中显示中心论点的模式。 4.在文章中间的过渡段中提出中心论点。 较多应试作文在第一部分就提出中心论点,因为这样便于写作而不易离题;还便于阅卷者迅速了解文章旨意。以下介绍开篇提出中心论点的几种常见模式。 【模式之一】 第一部分:(引论)提出中心论点——解说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本论) 1.提出分论点一 ——解说分论点一 ——举例或引理论论据——分析事例或解说理论论据——小结,照应分论点。 2.提出分论点二 ——解说分论点二 ——举例或引理论论据——分析事例或解说理论论据——小结,照应分论点。 第三部分:(结论)重申全文中心论点,提出应该怎么办。 【友情提示】 1. 应试时间和作文篇幅有限,所以分论点一般以2至3个为佳。如果分论点太多,则如蜻蜓点水,面面俱到却无法深入。 2. 如果中心论点或分论点意思明白,则解说部分可以省略。如果例子后的分析已经照应分论点,也可以代替小结。如果例子蕴含的道理不言而喻,则不必分析,可以直接作小结,照应分论点。 3. 中心论点与结论之间,分论点与小结之间要相照应,其文字要同中见异。同,强调中心,并使文章前后圆合;异,深化主题,升华情感。 【例】 中心论点: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抛弃苛求,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分论点一:盯住自己的短处不放,你会成为自卑而怯弱的人。 小结:要正视自己的短处,并且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但如果凭空放大自己的短处,并且盯住不放,就会因为自卑而裹步不前。 分论点二:盯住别人的缺点不放,你会成为孤独而无助的人。 小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如果盯住别人的缺点纠缠不清,你就要失去所有的朋友。 总结: 白璧存微瑕,贤人有缺憾;一味苛求会伤人害己。让我们放下苛求的包袱,轻装前进吧! 对自己,严要求而不苛求;对他人,多赏识而不挑剔。这样,你会自信自强,拥有朋友,拥有快乐,拥有美好的前程! 4.议论是点睛之笔,它用于揭示中心论点、分论点、分析事例、过渡、小结和总结,切忌通篇在同一层次上循环往复地“说理”。 5.叙述事例是论证的基础,叙述主要介绍什么人,做什么事,结果怎样,不要介绍事件的全过程。论证同一个分论点如果用两个论据,最好在类型或者写法上要有所不同,即一个用实事论据,另一个则用理论论据。或者一个事例写得稍详,另一个事例(或两三个事例)就要略写。 如果例子较长,或者文章有三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可以只用一个例子论证。 6.议论性散文也可以称作有文采的议论文,或者说是杂文。它同样具有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可以用议论文三段论模式结构全篇。 但是,议论性散文形式更自由些,描写和抒情的成分比议论文多一些。例如在概述事实时,可以对重点部分作三两句描写,还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富有文采。 因此,议论性散文既有议论文的逻辑性、雄辩性和深刻性,又具散文的情感和文采。它易于表达丰富的内容、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显示写作者较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它是高考应试中最容易成功出彩的文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24
文体:议论文
提纲:分总,总分,总分总
并列
例如:勇气:总:①从……开门见山
分:②~⑧举……的例子来论

总⑨以升华来揭示主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