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仓为什么要退耕还荒?

如题所述

北大仓为什么要退耕还荒?

相信提到北大荒大家都能联想到知青,联想到那段振奋人心的青葱岁月,那时候没有实现机械化,是成千上万的子弟兵凭借一双双勤劳的双手使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而如今我国要将曾经数万人民徒手创造的奇迹还给大自然,是的,北大仓要退耕还荒,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我国做出这么个决定的呢?

 

01,从历史原因来看

北大荒开垦于新中国成立之初,那时候我国的科技处于百废待兴阶段,经过长期的战乱,国家各个方面的生产力都很薄弱,加上当时国家倡导“人多力量大”,人口急剧上升,粮食的生产量远远低于需求量,人民的肚子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国家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从而有了通过开垦北大荒来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越来越进步,我国的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北大仓也不再是我国必不可少的粮食生产基地。

 

02,从生态原因来看

根据有关历史记载,北大荒自古以来就是荒芜之地,这里气候条件恶劣,冬季漫长且经常风雪交加,沼泽遍布,荆棘遍野,猛兽成群。这是未开发时的北大荒,然而随着北大荒被开采,原本的荒芜之地变成了万顷良田,人们也用“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这样的话来形容北大仓土地的肥沃。

然而随着北大荒渐渐地被开发,其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北大荒的湿地面积减少了近80%,土地沙化,流失严重,旱灾水灾也开始频发,大量野生动物失去了家园,原有的生态平衡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北大荒的生态损失已经远远大于其带来的经济效益。

 

03,从国家战略来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同时这一论断也成为近年来我国处理经济与环境问题的重要理论。同样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在贯彻执行这一理论。目前我国处于发展的转型期,原有的发展理念也在与时俱进,生态效益是一个长远的效益,一味地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眼前的经济效益不异于饮鸩止渴,因此国家的生态文明战略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需求的。

 

北大仓退耕还荒,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同时这也是人民的选择,我们相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北大仓退耕还荒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会一步步得到完善和实施。

以上是笔者的个人观点,欢迎您评论补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23

北大荒地处中国东北部,具体是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河谷、三江平原的广大贫瘠土地。东北地区是世界上的三大黑土地之一,土地非常肥沃,但这片土地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耕种,导致了千里之外都是广袤的荒野,于是被人称为“北大荒”。

后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中央大力推进东北垦荒,时至今日,东北也早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不过进入21世纪之后,中央又开始在东北实行退耕还林,将部分耕地重新恢复成为森林和湿地,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是“北大荒”呢?

这要从清朝时期说起,在清朝,东北地区被视为“龙兴之地”,不允许汉人自由进出东北,而清朝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40多年,修建了一道总长达1300多公里的“绿色长城”——柳条边,因此在清朝的封禁政策之下,广袤的东北地区就成了一片人迹罕至的地方。

直到清朝末年,清朝废除了封禁政策,允许中原民众进入东北地区,导致了东北地区的人口总数逐年增加,到了1910年,东北地区的总人口已经达到了1800万人。但位于东北地区北部的北大荒由于受到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冬季漫长而又寒冷干燥,可以说是一片不毛之地。

自建国之后,人口日益增长,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我国决定开发北大荒。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的十万转业官兵在东北三江平原的亘古荒原上发起了“向地球开战,向荒原要粮”的伟大壮举。不得不承认,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对于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大型粮仓。

有数据显示,北大荒共有耕地4300万亩,每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400亿斤以上,这个数据按照人均每年消耗400斤粮食计算的话,北大荒可以解决1亿人的温饱问题,在其中大豆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0%,玉米产量占全国的45%,稻米产量占全国25%。

自20世纪末,国家开始了重大调整,决定恢复北大荒的生态环境,实现退耕还林。

为什么开始恢复北大荒,实现退耕还林?

由于人类活动的频繁,对北大荒无限制地开垦、排水以及捕猎等等,使北大荒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水土流失严重

在北大荒的开垦过程中,累计开垦出200万公顷左右的耕地,修建100多个农场,还大规模地种植了水稻、高粱等农作物。而这些耕地面积逐渐的盖过了原有的森林、草甸、湿地等面积,让黑土地变得千沟万壑,加剧了水土的流失。

据统计,北大荒黑土地的地表层,每年都在以近1厘米的速度流失,而且原本近1米的黑土层,如今已经不到40厘米了,部分土层也都出现了黄土特征,甚至还有一些地区出现了沙化现象,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估计再过几十年,我们将失去整个肥沃的黑土层。

2.生态问题日益恶化

在北大荒的开垦过程中,已经有近一半的森林和湿地消失,大量的野生动物失去栖息地,或被捕杀,或被迫迁徙他乡,导致一些珍稀动物如梅花鹿、东北虎等几近灭绝,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

随着北大荒湿地面积骤减,生物多样性也在日益减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灾难也出现得越来越频繁,比如干旱和洪涝……

如此一来,曾经富饶肥沃的土地开始变得贫瘠起来,而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对北大荒实现退耕还林。尊重大自然,善待大自然的巨大转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第2个回答  2020-09-19

“北大仓”之所以要退耕还“荒”,主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因为水土流失令人震撼。我们知道,东北地区年均降水量本来就不多,而且一般都集中在夏季,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暴雨。由于“北大荒”成为了“北大仓”,大量的植被受到破坏,一旦遇到暴雨,就会使得径流集中,形成的冲刷力非常强,当地的土壤也会遭受水蚀剧烈。同理,在春季的时候,积雪融化时产生的融雪径流,在黑土解冻时,土壤融化一层就被冲刷一层。事实上,这种冻融侵蚀的现象是非常严重的,其冲刷速度丝毫不亚于暴雨造成的水土流失。事实上,如果有到过东北地区的人就会发现,在黑土区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地方,甚至可以看到与黄土高原类似的沟壑丛生的景象,有大量的良田被雨水冲刷得支离破碎,满目疮痍。

其二是因为生态问题日益严重。事实上,这些年以来,东北地区已经属于过度开荒,也正因为这样,东北地区的湿地减少了一半。我们都知道,湿地就是“地球之肾”,它可以对空气和水进行净化,同时兼具缓解旱涝的作用,而且对废弃物的去毒和分解以及土壤及其肥力的增加和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湿地面积减小到一定程度,这些作用也会减弱甚至直接消失,使得东北地区的气候更加的脆弱。而气候一旦发生异常,当地的自然灾害也会逐渐增多,比如旱灾、洪灾和风灾等,更重要的是,如果气候出现异常,当地的野生动物也会被迫迁徙他乡,东北平原的春季扬沙天气逐年增多。长此以往,东北地区就有可能成为沙尘暴的风源地。

值得一提的是,水土流失还会直接造成泥沙下泄,淤积江河、水库、道路,进而造成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由于西辽河流域由于泥沙淤积,已有多达89座水利工程报废。不仅如此,水土流失也将会对黑土地造成巨大的破坏,据东北农业大学的周连仁教授介绍,黑土区至少需要400年才能形成1厘米的表层土壤,如果不加以保护,以目前的速度来看,只需要再过50年,黑土层就将会完全消失。事实上,根据黑龙江水利局的资料显示,全省有大概140万亩土地由于水土流失而消失了。

也正因为这些原因,“北大仓”才要退耕还“荒”。那么,东北地区应该如何退耕还“荒”?其实也很简单,首先,要先将湖边、河边的土地退耕;其次,做好对农民的补偿工作;最后,退耕还林之后一定要持续进行保护。

第3个回答  2020-07-23
首要原因还是水土流失严重,大规模的开垦耕地加速了水土的流失,并且生态问题日益严重,过度开垦导致近一半的森林和湿地消失,这样一来,北大仓突然变得贫瘠,所以要进行退耕还荒,使它自然发展。
第4个回答  2020-07-23
北大仓进行退耕还荒是为了保护大自然的生态,不被人类所过度破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