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术语:第三间隙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三间隙包括腹腔(腹水)、胸腔(胸腔积液)、肠腔内间隙、滑膜以及眼球前房。
只要上述各个腔室间的体液循环得以保证,则体液与其中的同位素示踪剂就可以保持平衡。
1、第三间隙液
属病理生理学范畴,组织间液中有极少的一部分分布于一些密闭的腔隙(如:关节囊、颅腔、胸膜腔、腹膜腔)中,为一特殊部分,称第三间隙液。
由于这一部分是由上皮细胞分泌产生的,又称跨细胞液或透细胞液。此外,细胞内液就是在细胞内间隙,细胞外液就是在细胞外间隙。
2、第三间隙效应
当机体受到感染性或非感染性损伤而造成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害、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时,不仅会在损伤区域出现局部的炎性渗出反应,而且在重症时全身毛细血管床都有渗出,大量血浆漏入间质液,这种细胞外液的移位就是所谓第三间隙效应。
第三间隙效应主要见于严重创伤(烧伤)、绞窄性肠梗阻、急性弥漫性腹膜炎、重症胰腺炎、低血容量休克和腹部大手术病例,表现为创伤组织、腹膜和肠壁水肿以及肠腔和腹腔积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第三间隙:包括腹腔(腹水)、胸腔(胸腔积液)、肠腔内间隙、滑膜、脑脊液以及眼球前房。只要上述各个腔室间的体液循环得以保证,则体液与其中的同位素示踪剂就可以保持平衡。 追问: 那第一二间隙又是什么呢? 回答: 第一间隙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 广义的第一间隙是指人体自然紧贴密切的同种组织细胞之间的空隙,一般填充有固体、液体或者气体物质。 狭义的第一间隙是指组织细胞之间的空隙,含有缓慢流动的 组织液 ,是组织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第二间隙是相对于第一间隙而言的,第一间隙是指组织间液(简称组织液),第二间隙是指 血液循环系统 中的快速循环运动的 血浆 水 。 血容量 的增加或减少主要指血浆水的增加或减少。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在 毛细血管壁 侧相互交换成份,处于动态平衡状态,都属于功能性ECF。手术创伤、局部 炎症 可使ECF转移分布到损伤区域或感染组织中,引起局部 水肿 ;或因疾病、麻醉、手术影响致内脏血管床扩张 淤血 ;或体液淤滞于腔体内(如 肠麻痹 、 肠梗阻 时大量体液积聚于胃肠道内),这部分液体虽均 衍生 于ECF,但功能上却不再与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有直接的联系,故称这部分被隔绝的体液所在的区域或部位为第三间隙。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3-30

第三间隙包括腹腔(腹水)、胸腔(胸腔积液)、肠腔内间隙、滑膜以及眼球前房。

只要上述各个腔室间的体液循环得以保证,则体液与其中的同位素示踪剂就可以保持平衡。

1、第三间隙液

属病理生理学范畴,组织间液中有极少的一部分分布于一些密闭的腔隙(如:关节囊、颅腔、胸膜腔、腹膜腔)中,为一特殊部分,称第三间隙液。

由于这一部分是由上皮细胞分泌产生的,又称跨细胞液或透细胞液。此外,细胞内液就是在细胞内间隙,细胞外液就是在细胞外间隙。

2、第三间隙效应

当机体受到感染性或非感染性损伤而造成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害、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时,不仅会在损伤区域出现局部的炎性渗出反应,而且在重症时全身毛细血管床都有渗出,大量血浆漏入间质液,这种细胞外液的移位就是所谓第三间隙效应。

第三间隙效应主要见于严重创伤(烧伤)、绞窄性肠梗阻、急性弥漫性腹膜炎、重症胰腺炎、低血容量休克和腹部大手术病例,表现为创伤组织、腹膜和肠壁水肿以及肠腔和腹腔积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3-05
第三间隙:包括腹腔(腹水)、胸腔(胸腔积液)、肠腔内间隙、滑膜、脑脊液以及眼球前房。只要上述各个腔室间的体液循环得以保证,则体液与其中的同位素示踪剂就可以保持平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