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际航班上的中国空姐对国人态度普遍比较差

如题所述

前些日子金星老师吐槽国航空姐的视频传遍了大江南北,由于金星老师音调抑扬顿挫,表情颠沛流离,引得各路明星和草根争相模仿,在网上可以搜出好多
欢笑之余,不知道有没有人思考过,倘若金星老师所言不虚,那为什么国航空姐会表露出这种姿态?

首先这点有些夸张,国内民航乘务员不会“一见了同胞就换了个面孔”,哪怕她之前受了再多委屈,哪怕她心情再差,哪怕她工作再累也不会这样子,因为这个职业的天赋属性里不带,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一定会有。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很多跟外国人打过交道的人都有体会,特别是在服务行业里,初次见面,大部分外国人都会给你一个友好,亲切,温暖的笑容,会主动问候或者热情回应你,这个笑容沁人心脾——特别是跟同胞前后脚做个比较的时候。
在飞机上,当我们站在舱门口迎送客的时候,大部分国人同胞都对我们笑盈盈的问候充耳不闻。加之态度不好,对人不尊重,把所有事情都当成理所应当,比如命令乘务员放行李,多要餐食多要水,起飞不关手机还咄咄逼人,一个人占一整排座椅还要好几个枕头之类,我们早已习惯,或者说这么多年不管中国民航买了多少架飞机,不管现在飞机多么先进,不管航空公司是盈利还是赔钱,不管我们一年运送突破了多少亿的旅客,周转了多少万吨的货物,在这一点上大部分中国旅客几乎没有任何改变。
当然,这并不应该成为乘务员对同胞淡漠的理由,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相比较而言,大部分乘务员自然会对外国旅客更加友好一点,虽然我们外国人见得不少,但比不上见得同胞多,也自然看同胞的不良行为更多。
为什么停机坪一直强调作为旅客要尊重乘务人员,不仅仅是飞机上的,也包括高铁,火车上的乘务工作者,甚至包括餐厅的服务员,酒店的勤杂工,电影院的引导员,这些人都应当受到消费者的尊重,因为在危险时刻,这些人都能帮到你,而且他们的帮助非常重要,无可替代。你乘坐飞机次数再多,也不会熟悉了解PBE在哪,AED在哪,急救药箱在哪,灭火瓶在哪,氧气瓶在哪,身体哪些部位受伤需要怎样的包扎,心肺复苏在飞机上该怎么操做,产妇在在飞机上要生孩子怎么处理,飞机迫降时怎样防撞击,迫降到野外怎么生存,迫降到海上怎样求生等等。换句话说,当旅客走上飞机,不应觉得“我买了你们公司机票,你给我老实伺候着,不然就投诉你!”,而应该想到“我上了你们公司的飞机,希望你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一下我,拜托了!”
我一直认为对一名服务工作者的态度才能表露出一个人真正的素质,其他那些都有点假。
我们都去过国外,或出差或旅行,大部分外国人给我的感觉都对服务人员很尊重,因为他们很明白自己在“客场环境”里的定位,包括一些第三世界国家,虽然贫穷,但人家素质比我们同胞高不少,有人说印度和日韩太假,仅会做表面工作,那你连表面工作都懒得做,在你遇到危险时,谁又愿意竭尽全力帮你呢?
这一切都是文化和教育使然,当然也有很多别的因素,但退一步讲,哪怕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里不存在对服务人员尊重这一点,哪怕我们的文化里也不存在对服务人员应当有礼有节这一习惯,我也同样认为一个大男人在飞机上吆五喝六指着自己超重行李箱让小姑娘搬到行李架很不合适,我也认为不管航班延误不延误,那么多旅客围着一个在年龄上可以当他们孩子的工作人员骂骂咧咧有失道德,一身潮牌风度翩翩的帅气男子为了一份餐食对一个小姑娘百般责难真的很没品,这种旅客在我们眼里很low,你身上Cartier再多也是low。
此文不是国航的软文,仅仅代表停机坪作为业内人士长期以来的一点小思考,若有幸被金星老师看到,欢迎您留言,我们一起来探讨。
诸位看官也不必上纲上线,中国空姐不爱国吗?当然爱!
牛排汉堡再好吃,也终究比不了家里的猪肉大葱饺子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