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中的自和己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古代汉语中,自和己的主要区别是:自的词性多,用处多;己的词性少,用处少。
自的本义是名词,象形字。小篆字形。象鼻形,本义是鼻子。引申为开头、起源。例如:故法者,王之本也;刑者,爱之自也。——《韩非子》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礼记》
名词之外才作代词,意思是自己,自我;本身。它还是介词,意思是由、从。它还作副词,意思是当然。它还作连词,意思是假如,往往与“非”连用,例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另外它还能作动词。
己,也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绳曲之形。“己”是古“纪”字,假借作“自己”作代词用。意思是自己,本人。例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它还可作名词,是天干的第六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