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谈谈你对"我香天下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

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说说这句话有何现实意义。

寄弟墨书郑燮—— 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农夫上者种地百亩,其次七八十亩,其次五六十亩,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使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吾辈讲书人,入则孝,出则弟,守先 待后,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所以又高于农夫一等。今则不然,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人,中进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起手便错走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其不能发达者,乡里作恶,小头锐面,更不可当。夫束修自好者,岂无其人?经济自期,抗怀千古者,亦所在多有;而好人为坏人所累,遂令我辈开不得口。一开口,人便笑曰:「汝辈书生,总是会说,他日居官,便不如此说了。」所以忍气吞声,只得捱人笑骂。工人制器利用,贾人搬有运无,皆有便民之处;而士独于民大不便,无怪乎居四民之末也,且求居四民之末而亦不可得也。 译文:我想世界上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读书人是士、农、工、商四民的最后一等。上等的农夫,耕种一百亩的地,次等的七、八十亩,再次等的五、六十亩,都是劳苦他们的身体,勤奋地付出他们的力量,耕种收获,来养活天下的人。假使天下没有农夫,全世界的人都要饿死了。过去我们在家就要孝敬父母,出外就要恭顺兄长,守住先人的成就,等待后人来继承发扬,做官得志时,就要把恩德施给百姓;不能达到心愿,就要修养身心,把美德表现在社会上;所以又比农夫高了一等。可是现在的读书人就不是这样了,一捧起书本,便想要考中举人,考中进士,作官后要如何抓取金钱,建造大房屋,购买很多田产。一开始便错走了路,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而那些在事业上没有发展和成就的人,便在乡里中为非作歹,到处钻营,更令人受不了。至于约束言行,修养品德,注重自己人格的人,难道没有吗?甚至期望自己达到经世济民的理想,使自己的心智高尚,媲美古人的人,也到处都有。但是好人总是被坏人所牵累,于是我们也开不得口。一开口说话,别人便笑说:你们读书人总是会说,将来做了官,就不这样说了。所以只好忍气吞声,忍受别人的笑骂。工人制造器具,使人使用方便;商人搬运货物,输通有无,都有便民的地方。只有读书人对于人民最不方便,难怪要列在四民中的最后一等,而且连求列在四民中的最后一等也都得不到呢。大约是说农业为天下经济之根本,而读书人最是无用。我为人农业的确很重要,但是这样的说法是有失偏薄的,作者未免对此有些偏见。读书人虽然在短时间内看不出他们对社会的贡献,但是人才就好比刀尖上的钢刃,虽然微薄,但是成为制敌的关键。
再者,如果说读书人无用,读书无用,国家为何如此重视。没有教育,没有先进文化的学习和实践者,社会不会进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