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如题所述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一、个人与社会相互区别,不能等同:社 会与个人相比较,社会更为根本,起决定作用。

二、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1、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 

2、个人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个人的发展更需要社会提供种种条件。

3、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所有个人及其集体努力的结果,一切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社会的整体运动及发展。

扩展资料:

历史上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探讨: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思想家们,往往从两个相反的角度认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一种是把个人看做历史的起点,宣扬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他们片面地强调个人的作用,主张脱离社会的个人自由和个人发展,反对社会对个人的任何限制和约束。

另一种则完全否认个人的作用,抽象地强调社会的存在,要求人们完全放弃一切个人的欲望,服从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对个人的压迫和奴役。唯物史观认为,从人类的历史发展看,人与动物的最终分离,是与社会的出现相一致的。

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个人只能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每个现实的人生存所需的一切,只有通过社会才能取得,而且人的才能、知识和经验本身也是社会所造成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产物。

同时,社会的发展,又是通过所有个人的集体努力而实现的,一切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社会的整体运动及其成就。个人与社会的尖锐对立,本质上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造成的。

在道德问题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集中地表现为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产生以前的道德理论往往建立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对立的基础上。在一些伦理学家看来,个人利益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他们主张禁欲主义,认为人们为了社会或他人的利益,应该放弃个人一切现实的物质利益,以求得道德上的完善。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从根本上消除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对立的社会根源。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从总体上说是一致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