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丽江专区的记录中提及了摩梭族在人民代表大会中的代表人数,共12人。1956年9月,专员公署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了摩梭族在宁蒗彝族自治县的民族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包括彝族、摩梭族等十二个民族。这份报告随后得到国务院批准,并在宁蒗实施。1959年,《宁蒗概况》进一步确认了摩梭族的存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摩梭族的族称问题引起了关注。摩梭族在云南和四川的部分地区被分别归入纳西族和蒙古族,这引发了摩梭族干部群众的强烈要求,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呼吁恢复族称。在摩梭人的坚持和各级政府的反映下,1989年,省人大常委会进行了调查,并在1990年的《宁蒗彝族自治县自治条例》中正式确认了摩梭族的身份,摩梭人自此有了合法的身份证。截至1991年,摩梭族的人口约为40,000人,主要聚居于四川省盐源县和云南省宁蒗县,其中以泸沽湖畔的村落最为集中。泸沽湖作为他们的主要居住地,是喇嘛教的信仰中心,尽管有极少数摩梭人信仰基督教。在1991年的调查中,大约有4万摩梭人居住在泸沽湖周边地区,这个湖泊以其海拔2,685米的高度和嘎莫女神的神圣地位而闻名。
摩梭人不是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是遗留在西南地区蒙古族的一个别称。但摩梭人自己并不承认,摩梭人的叫法是来源于他们的古朴民风。摩梭人,男不娶女不嫁,实行“走婚制”。成年的男女青年若彼此中意,男方就借着黑夜摸进女方住的小楼,并在天亮前又缩回自己家,此事绝不能让女方的家人知道,否则,男方将得到惩罚,摩梭人以前实际叫“摸缩人”,后来才叫“摩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