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起源于1925年,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在2002年合并。这个历史悠久的医院由洛克菲勒基金会创立,融合了中美医疗力量,曾由约翰·D·洛克菲勒和胡适等关键人物推动。医院以卓越服务而闻名,尤其是在艰难时期如战争中,医学院人员坚守职责。1914年,考察团提出在中国发展医学教育的建议,富兰克林·麦克莱恩任首任负责人,与查尔斯·柯立芝合作扩展校园。
“豫王府”的昵称源于发音误会,而上海哈佛中国医学院则推动护士职业地位提升。1917和1919年,预科部与医学院相继开学,1921年接纳女生,1920年设立护士学校。协和医学院吸引了国际学者,提升科学影响力。在动荡岁月里,医院依然受到广泛认可,1928年后,中国籍人士主导了学校管理层。
1931年,医学院参与治疗冲突伤员和防灾工作。二战期间,人员压力增大,图书馆和病历得以保全。1947年,洛克菲勒基金拨款支持重建,李宗恩成为新院长,计划秋季复学。然而,1941年,面对日军占领,医学院人员坚持科研和治疗,图书馆与教育活动得以继续。
在1949年,协和医学院见证了历史转折,美国职员离开,随着医院国有化,与医学委员会合作结束。尽管面临外部压力,洛克菲勒基金会仍寄予厚望。2002年,歌手高枫的离世在医院留下了痕迹,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新的开始。
目前,在我国公立医疗机构队伍中,只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这三家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