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养老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如题所述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结构老化、社会保障制度滞后等社会历史原因的影响,中国农村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养老问题。农村老年人的社会生活状况引起了广泛关注,笔者对江苏省丰县大沙河镇杨集村的农户和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杨集村是江苏省西北部的一个行政村,全村总人口3,560人,人均耕地约0.04467公顷(0.67亩)。该村以果树种植为主,村民的全部农业收入依赖于果树种植。然而,由于果品收入远远高于粮食收入,大沙河镇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乡镇。
一、当前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背景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中国也正逐步加快老龄化进程。《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预测,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青壮年农村人口外出打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家庭趋于结构简单化、规模小型化,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农村养老的需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项伟大历史任务。农村养老保障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
二、当前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分析
农村养老的模式主要有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老年人生活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是农村养老依然面临很大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农村养老的经济来源不足
经济保障是农村老年人养老的首要因素。由于老年人劳动能力下降,收入不断减少,在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中,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花费和服务主要由子女、配偶等近亲属来提供。然而,调查发现,杨集村受访的老年人多数是长期从事农业劳动。尽管自然条件优越,大面积种植了果树,但近年来农产品价格走低,农药、化肥价格以及人工成本的提高使得农民的净收入所剩无几。在这种情况下,每月60元的养老金仅能充当零花钱,对于生活费用和医疗费用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二)农民老人的生活照顾问题
谁来照顾年迈的农村老年人,在现实中成为了农村养老过程中一个重要话题。农村老年人的赡养问题,并不单纯地指在老年人躺在病床上或不能自理时的照顾,而是包括老年人全部的生活过程。然而,改革开放后的农村虽然脱离了贫困状态,但在较多的地方仅仅是达到了温饱水平。市场经济冲击、物价上涨、收入增长缓慢等生产生活的压力使每位农村劳动力不得不把时间全用在农活和出门打工上。能够守望子孙、得到子女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成为了农村老人的一个奢望。许多农村劳动力不得不或经商做生意、或外出打工挣钱,才能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婚嫁费用以及家庭的日常开支。而农村劳动力外出营生的工作,如运输、加工、建筑、修理制造等行业,一般都是工作时间比较长,劳动强度比较大,造成与家中老年人的长时间分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