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第一人称写法?

《孔乙己》是第一人称写法吗?
只要文章中出现“我”就是第一人称写法吗?不管文章的主人公是不是“我”

第一人称写法是指以我的角度出发的一种写作手法。

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

第一人称:有视角缺陷,但真实感强。人称,背后其实是截然不同的对话、叙述方式。首先,是先天的视角缺陷。“我”作为主人公,只能写“我”看到的,无法把别人看到的写的深入,受视角限制,对事件的来龙去脉,不同人物的性格拿捏的不精准,自然写不下去。

其次,是容易被情绪带跑,陷入自说自话。以“我”作为人称,进行写作,即便思维有主线,也容易受各种和主题相关性不高的思绪影响,不仅容易写的琐碎、跑题,并且容易沉溺于某种情绪而难以自拔。

扩展资料

从作者方面来说,它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我的老师》记的是真人真事,通过第一人称的手法,很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对蔡芸芝先生“慈爱”“公平”之心的敬仰。

《故乡》是小说,文中的迅哥(“我”)有作者的影子,文章通过第一人称手法,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深刻反映了旧中国农村的衰败和萧条,表达了自己对新生活的渴望。

由于采用第一人称,给人的感觉是真实、亲切的,因而也为作者直接表达(或宣泄或流露)感情提供了方便。但它也有局限性,即所写的内容不能超过“我”耳闻目睹的范围,所以不便于广阔地反映现实生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人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1

在记叙、抒情一类文章中,叙述人以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出现,以“我”自称的即“第一人称”。

文中的“我”可以是作者本人,或作品中的虚构人物;也可以是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我"必须和作品中其他人物发生种种关系,并对人物\事件等起说明和见证作用。这种叙述方式常给人以亲切真实之感,但笔触所至,只能限制在"我"所经历或耳闻目见的范围之内。

从作者方面来说,它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我的老师》记的是真人真事,通过第一人称的手法,很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对蔡芸芝先生“慈爱”“公平”之心的敬仰。

《故乡》是小说,文中的迅哥(“我”)有作者的影子,文章通过第一人称手法,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深刻反映了旧中国农村的衰败和萧条,表达了自己对新生活的渴望。

由于采用第一人称,给人的感觉是真实、亲切的,因而也为作者直接表达(或宣泄或流露)感情提供了方便。但它也有局限性,即所写的内容不能超过“我”耳闻目睹的范围,所以不便于广阔地反映现实生活。

相关延伸:第一人称写法的好处

1、容易拉近与读者距离,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

2、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心理描写

3、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更生动形象,使读者能更具体地体会作者心情

4、通过对“我”的详细描写,来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5、使故事情节叙述杂而不乱,情感更加动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4
叙述之中,可以用三种人称进行。
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他、他们、它、它们。
这三种人称各有其表达效果与优点。
第一人称的优点是,增加对事情对人物叙述的真实性,读者认为这所描述的一切是作者亲历的。第二人称叙述的好处是,增加亲切感,这种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对我们娓娓而谈一样,无形之中拉近了读者的距离。第三人称叙述则显得比较客观公正,这是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叙述的方法。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01-29
孔乙己不是,第一人称写法是指以"我"为主角的讲述方式.<梦里花落知多少>就是第一人称的
第4个回答  2008-01-29
《孔乙己》不是第一人称写法,是以一个酒店伙计的角度去写的.
第一人称是以我为线索去写事件的发展.我的思想,我的看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