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居秋暝》为例,分析王维诗歌的特点。

如题所述

《过故人庄》译文
老友准备了鸡肴黍米饭,
请我到园田农家作闲谈。
绿树把村子轻轻地环抱,
青山在城外远远地倾斜。
开窗面对着晒场和菜园,
对酒把话谈蚕桑和棉麻。
待到那一天九月重阳日,
还要到此来共同赏菊花。

《山居秋暝》de 译文
空寂的终南山刚下了一场雨后,秋天的黄昏时候降临了。

明亮的月光在松树间照耀,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流淌。

竹林里传来喧闹声是洗衣的女子回来了,水上的荷叶摇动是打鱼的渔民下船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08
盛唐诗风形成的标志
1、唐开元、天宝年间,涌现出大批天赋极高的盛唐诗人。
2、讲究声律辞藻的近体,与抒写慷慨情怀的古体汇而为一。
3、神、气、情兼备,诗歌达到完美境界。
4、诗歌创作形成不同的群体风格,创造出各种诗歌之美。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及其《山居秋暝》
1、王维精通音乐,擅长绘画,在描写自然山水田园的诗歌里,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明秀诗境。
2、用画家的眼光观察自然,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因而他的诗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层次感。
3、诗歌形象宁静幽美、神韵缥缈。创造出空明的境界和宁静之美。
4、如《山居秋暝》中描绘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句,将自然山水表现的清新宁静,生机盎然。
5、《山居秋暝》境界空明无滞,自然美与心境美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花的纯美诗境
禅宗对王维诗歌的影响,及其归隐诗的空静之美,王维的《辋川集二十首》
1、王维精研佛理,受当时流行的北宗禅影响较大,晚年思想又接近南宗禅。
2、王维写诗歌多写独坐时的感悟,这个与他受禅宗影响和坐禅的体验相关。
3、他进行诗歌创作的时候,将禅的静默关照与山水审美体验合而为一,其笔下的山水景物透露出清幽的禅趣。
4、王维的《辋川集二十首》,将诗人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表现的极为透彻,在明秀的诗境中,反映出摆脱尘世之类的宁静心境。
5、诗歌将人的情绪和思虑净化了,表现得是直觉印象,让人感受到一种纯自然的难以言说的美。
6、诗中展示的是自然造物生生不息的原生状态,没有人为的干扰、孤独、惆怅,只有一片空灵的寂静,在这种干我中,产生起一种自然永恒的空静之美的意境。
第2个回答  2012-07-11
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啊!又由于这里人迹罕到,“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了。“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洌,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称赞两位贤隐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挥洒,毫不着力。象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傅如一)
第3个回答  2012-07-01
没分 怎么分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