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乌孙国和月氏国的疆域包括现在的哪些地方。

他们是白人吗,他们是什么民族,他们的后裔是什么民族

乌孙国,汉西域国名,乌孙人所建,在今天新疆伊犁河上游流域。

月氏国在西汉被匈奴右贤王打败后,先是迁到今新疆伊犁河上游一带,后又西迁到中亚的妫水(今天中亚阿姆河一带),称为西域一大强国。

乌孙国是西汉时由游牧民族乌孙在西域建立的行国,位于巴尔喀什湖东南、伊犁河流域,立国君主是猎骄靡。

前苏联学者认为乌孙文化是塞人(Saka,塞人即萨迦或塞克)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称塞-乌孙文化,乌孙文化时期是前300年-300年。亦有其他外国学者进行考古研究时为塞克文化及乌孙文化定下时限(Saka/Wusun period,前 600 - 400)。

月氏(拼音:yuè zhī),亦称肉知(rou zhi),为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一个民族名称。早期以游牧为生,住在北亚,并经常与匈奴发生冲突。这时,月支开始发展,慢慢具有国家的雏型。由于大月氏位处于丝绸之路,控制着东西贸易,使它慢慢变得强大。

到后来被匈奴攻击,一分为二:西迁至伊犁的,被称为大月氏;南迁至今日中国甘肃及青海一带的,被称为小月氏。《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月氏“被服饮食言语略与羌同”,说明月氏的语言很可能属于汉藏语系。

扩展资料:

历史

乌孙国

传说难兜靡被杀时,猎骄靡还在襁褓中,被遗弃荒野。乌鸦找肉喂养猎骄靡,狼又为他哺乳。匈奴冒顿单于感到奇怪,认为猎骄靡是神,于是决定养育他。

难兜靡之子猎骄靡长大后“自请单于报父怨”,并得到匈奴单于的帮助,赶走伊犁河流域的月氏,约在西汉文帝后元三年至后元四年(前161年-前160年)举族西迁至那里复国。不过,加拿大汉学家蒲立本对血族复仇(vendetta)是乌孙攻击月氏的原因感到怀疑。

他认为复仇这个原因可能是子虚乌有,只是《汉书》作者为了加强戏剧效果而添加的情节。再者,乌孙族内本来就包含塞人(Saka)及月氏。

乌孙西迁伊犁河下游后,相信猎骄靡得知匈奴单于占用族人原本在河西走廊的牧地,并且设王分治,以自己的族名“昆”命名为“昆邪王”(史书又称“浑邪王”)。匈奴单于的做法触犯“昆”的名讳,于是不用昆命名而改用“乌孙”为部族的名称。

月氏国

秦及汉初,月氏国势力强大,与蒙古高原东部的东胡从两方面胁迫游牧于蒙古高原中部的匈奴,匈奴曾送人质于月氏。秦末,匈奴质子自月氏逃回,杀父自立为冒顿单于,约在公元前205—前202年间举兵攻月氏,月氏败。可能从这时起,月氏便开始弃河西走廊而向西迁徙。

公元前177或前176年,冒顿单于再次击败月氏。据冒顿单于于公元前174年致汉文帝刘恒书中说:“故罚右贤王,使至西方求月氏击之。以天之福,吏卒良,马力强,以夷灭月氏,尽斩杀降下定之。

楼兰、乌孙、乌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已为匈奴,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北州以定。”月氏这次败后,更西迁到准噶尔盆地。至老上单于时(前174—前161),匈奴又破月氏,月氏乃更向西迁移到伊犁河流域。

当月氏离弃河西时,有一小部分越祁连山,“保南山羌,号小月氏”。这部分月氏人日后长期留住该地,与青海羌人逐渐融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乌孙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氏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07
乌孙国,汉西域国名,乌孙人所建,在今天新疆伊犁河上游流域。
月氏国在西汉被匈奴右贤王打败后,先是迁到今新疆伊犁河上游一带,后又西迁到中亚的妫水(今天中亚阿姆河一带),称为西域一大强国。
乌孙和月氏原先都是中国西北方的游牧民族,乌孙与匈奴关系亲近,属北狄系统的民族(看来应是黄种人),辽代以后乌孙渐与邻族融合,今天哈萨克族中尚有名为“乌孙”的部落。月氏的民族构成,比较复杂(可能是亚欧混种),因为游牧民族迁移是常态。到西汉时月氏分为大月氏和小月氏,大月氏后来融入伊朗语族的民族;小月氏除少量融入汉族外,大部分融入羌人,今天的彝族的某些分支就是他们的后代。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7-07
今天的新疆和中亚!应该是白人吧。。。他们好像是从高加索来的(我忘记了)。。后来他们都遭遇了灭族之灾,月氏剩下的一部分人逃到了印度,乌孙基本不剩了(有传说还剩下一些在今天的哈萨克斯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