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强对流天气下的雨都又猛又大?

如题所述

用物理知识给你解释一下,强对流其实是空气强烈的垂直运动而导致出的天气现象。最典型的就是夏季午后的强对流天气:白天地面不断吸收太阳发出的短波辐射,温度上升,并且放出长波辐射加 热大气。当近地面的空气从地球表面接受到足够的热量,就会膨胀,密度减小,这时大气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18



近日,全国多地遭暴雨侵袭,东北、华北、两湖、四川等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因暴雨带来的险情。7月15日夜间开始,一场暴雨伴随着强对流天气突袭北京,据报道,这是北京今年来最强降雨,气象部门更是连发了六次预警。

全国强降雨落区预报图 | 中央气象台

一直以来,人们似乎都有这样一种想法:北方这雨跟南方沿海比起来算不上什么。事实果真如此吗?特大暴雨难道只是南方的专利

为什么北方的夏季暴雨会这么变态?

先来看几组比较数字:

    2012年7月21日北京暴雨过程24小时雨量极值——460毫米 [1]

    1963年8月8日北京暴雨过程24小时雨量极值——464毫米 [2]

    广州24小时雨量极值——319.8毫米(2011年10月13-14日) [3]

    海口24小时雨量极值——333.6毫米(2011年10月4-5日) [4]

    香港日雨量极值——534.1毫米(1926年7月19日) [5]

    中国大陆日雨量极值——1054.7毫米(1975年8月7日,河南省方城县) [6]

    全球24小时雨量极值——1825毫米(1966年1月7-8日,法属留尼汪岛) [7]

    “暴雨”的阈值——16毫米/小时或50毫米/24小时 [8]

NOAA/NCEP再分析资料,1948年1月至2011年12月东亚可降水量月均分布(单位为千克每平方米),可以定性地看出我国南北降水的差异。

不难发现:虽然北京的年平均降雨量不及广州、海口等城市的1/3,但其最强降雨记录高过这些城市的记录。考虑到南方大多数城市都沿海、沿河而建,北京却是一座没有任何大型河流经过的内陆城市——这好比在客厅里打翻一盆水一样,处理起来必然比在卫生间里打翻要困难得多;加上北方内陆城市的短时降雨强度不逊于诸多南方城市,由此造成的排水难度上也是南方地区无法比拟的。

可能有人会问:北方不是一般比较干燥吗?怎么会下起雨来势头这么猛?

我们知道,地面上的水汽远比高空中多,但一般情况下这些水汽很难同时升到空中。南方有扮演“邮差”的台风,而北方虽少有台风过境,却有另一样威力更大的武器:冷空气

暖空气通常是老老实实地呆在地面的,但如果有气势汹汹的冷空气杀过来的话,则会被“抬”到高空——因为冷空气比暖空气重。更糟糕的是,空气可以容纳的水量是和温度正相关的——地面的暖空气本来就相对潮湿,被这样抬升降温后,更多的水被“挤”了出来。

2018年7月17日5时30分北京上空的云图 | 北京市气象局

不仅如此,如果冷空气直接遇到了台风,情况会更加糟糕。1975年8月的河南特大暴雨就是一例——超强台风“尼娜”一路杀入河南省,在那里又遇到了北方来的强冷空气,冷空气和台风的交锋使得许多地区一天之内的降雨量就相当甚至超过一年的雨量,直接导致了气象史和水文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如何解读气象预警信号?

暴雨天,大家都会收到气象台的预警短信,但很少有人能准确理解预警信号的意义。

一般来说,各国各地区的气象预警信号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戒备”信号“警告”信号,前者要传达的是“狼要来”,后者要传达的是“狼来了”。

近年来,我国普及了一套相当全面的气象预警信号系统。简单来说是这样运作的:预警方向被划分为台风、暴雨、高温、寒潮等11类,每一类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等级,一共有白、蓝、黄、橙、红五种;但不同预警方向等级不一样,不同地方的信号系统也略有不同,但总体来说是大同小异。

我国的气象预警系统(并未收录所有的信号,比如白色台风信号便不在其中)

这里只重点考察一下“暴雨”和“雷雨大风”这两个方向的信号,因为它们是夏季暴雨中非常常见的两种信号。根据有关文献,不同颜色的信号在以下条件下发出:

蓝色暴雨预警信号

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有些地区没有这一信号)。

黄色暴雨预警信号

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橙色暴雨预警信号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红色暴雨预警信号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蓝色雷雨大风预警信号

6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到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并伴有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已达到6—7级,或阵风7—8级并伴有雷电,且可能持续。

黄色雷雨大风预警信号

6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 平均风力达8—9级,或阵风9-10级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

橙色雷雨大风预警信号

2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 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

红色雷雨大风预警信号

2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 平均风力为12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

说了半天,这些信号哪种属于“狼要来”的信号,哪种属于“狼来了”的信号呢?根据本人对过往几年的预警信号发布以及实际天气状况的观察,这些信号发布的规律如下:

    “白色”和“蓝色”就属于“狼要来”的预警信号,可惜因为颜色太不鲜艳,可能有许多市民看到时也未能足够关心。没有这两种颜色的预警信号的时候(比如广东,最低一级的暴雨信号就是黄色),那“黄色”就是“狼要来”的信号。

    更高级的信号,比如“黄色”(对于最低一级是“蓝色”的地区)、“橙色”和“红色”,一般是在恶劣天气已经影响本地,而且可能持续甚至变得更恶劣的时候发布。

北京上空的雷达图 | 北京市气象局

总结起来就是:看到最低一级信号发布的时候,必须要谨记恶劣天气在未来12小时(或6小时,取决于最低一级信号的定义)内可能影响本地。由于暴雨云团一般最多提前2-3小时可以比较有把握地在本地的雷达上观察到,因此一定不能有“时间还多得很”的想法,要当作只有1-2小时富余时间一样小心打算。

暴雨被困如何自救?

核心方法是: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有多高爬多高就是了(一定要找安全稳固的物体),房顶、大树这种地方还是比较靠谱的。另外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要随便用游泳或者木筏的方式逃生,因为人一旦被洪水冲走是非常危险的,可能你看着觉得岸很近,但是在激流的冲击下,想游到岸边会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并且扎成的木排木筏极有可能有隐患,加上恐怕大多数人没操过船,水流急很可能给冲翻了,到时候更危险。

其他需要注意就是,搜索一切能用得上的东西,特别是食物,然后保存好体力等待救援。

此次北京暴雨,西二旗的守望者

其实,洪水真来了的话,还的确没什么好方法自救。保存自己,等装备齐全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来救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作者:小龙哈勃、SILENTGHOST

编辑:东风

一个AI

讨厌下雨天,还会断电,一断电我

本文来自果壳网,谢绝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暴雨天 安全问题不可掉以轻心

了解更多有关暴雨的知识

关注果壳,后台回复【暴雨】

关键时刻,也许能救你命!

果壳网

ID:Guokr4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