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是什么?

如题所述

白酒行业经过如此长时间的发展,如今国家有意将这个行业进行规范整顿,因此按照香型规定了白酒的生产标准,也就是增加了国家标准——GB/T,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酱香型白酒的国家标准知道2011年才开始实行,所以很多使用该标准的白酒产品打的都是GB/T26760-2011,如今绝大多数白酒已经不再使用2011后缀。



GB/T26760是由贵州茅台酒、四川古蔺郎酒和贵州习酒主导制定的,主要是商量一下规范酱香型白酒的生产。

白酒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载体,传承了上千年的历史文化。虽然白酒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但是对于其起源,尤其是白酒名称的由来,却少有人能细细道来。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个简单的“白”字,也蕴含了丰富的内涵。正如我国国画的一种创作手法——“白描”,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的画法。虽然“白描”线条简单、色彩单一,但通常展现出来的画面极具精神和质感,同时也朴素、简洁、流畅、生动。

水是酒之血,粮是酒之肉,曲是酒之骨,所以粮、曲、水构成了酿造文化的基础。而这粮、曲、水就像“白描”中的每个笔画一样要用到恰到好处才能呈现有质感的画面,由此才能酿造出窖香浓郁,口味丰满,入口绵甜干净,纯正的无色透明酒体。



好的白酒一般生产设备都比较齐全、而且设备保养以及清洗都有专门的人负责,这样不仅能够保持设备的正常食用,而且还能保持这些酿酒设备处在一个正常可以酿酒的状态,有些设备不齐全的,只能用其他的一些东西代替,这样酿造出来的白酒自然是有区别的,只不过人们在喝的时候分辨不出来而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09

酱香型白酒的国家标准是GB/T 26760-2011,它是由国家标准委正式发布的,于2011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了酱香型白酒的产品标准、生产过程控制、质量检验等方面的要求,是酱香型白酒的行业推荐性标准。

该标准的制定参考了GB/T 10781.1-2006《浓酱兼香型白酒》和GB/T
26760-2011《酱香型白酒》两个国家标准,同时还借鉴了GB/T 18206-2008《浓香型白酒》、GB/T
14867-2007《清香型白酒》和GB/T 10781.2-2006《米香型白酒》等相关标准。

酱香型白酒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原料要求:酱香型白酒的原料需要是优质的高粱、小麦、水和酵母等,其中高粱要求粒径在0.8-1.2毫米之间,小麦要求粒径在2-2.5毫米之间,水质要求是无色透明、微甜味纯净、矿物质含量低等。

    制曲:酱香型白酒的制曲需要以小麦为主,经过制曲炉烘烤而成,其中制曲温度要求在28 ℃左右,时间在72小时左右。

    酿造:酱香型白酒的酿造过程包括制曲、拌料、蒸粮、烤酒等步骤,其中每个步骤都有相应的技术要求,如温度、时间、器具等。

    检验:酱香型白酒的检验包括外观质量检验、感官品评、理化指标检验等方面,其中外观质量检验要求酒液均匀、无异色、无沉淀、无悬浮物等,感官品评则是通过品尝和闻香来评价酒味的醇香程度和柔和程度等。

    包装:酱香型白酒的包装需要符合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如密封性良好、标识清晰等。

    总之,酱香型白酒的国家标准是一套比较全面和严格的标准,旨在规范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