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居住类型的分布区的特点

如题所述

1、干栏式建筑类型
淮河是中国南北两大文化类型分界线。就像中国农业文化以淮河为界分为南北两大系统一样,中国上古的居住文化也可以淮河为界分为南北两大系统,这便是南方的干栏式建筑和北方的穴居式建筑。晋人张华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
  先看看南方的传统建筑模式。南,在造字者看来,干栏式建筑别具一格,充分代表了南方文化的特色,故用它来代表南方。从字形分析,为避风雨,远古干栏式建筑的房顶均覆以茅草,为防止风吹草落,房脊处还交叉以“千木”,这种做法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中。日本一些古老建筑的房脊处交叉的“千木”装饰物,也可视为远古千木架的残留。从甲骨文中“南”字的字形看,最早的干栏式建筑是依树而建的,所以在这个字的中心,从上至下贯穿以树形,这与“僚者,……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阑,干栏大小,随其家口之数。” 的记载基本吻合。远古干栏式建筑似乎只是上面住人,下面还没有利用起来,而现在的干栏式建筑则多是上面住人,下面饲养家畜。
  中国的干栏式建筑历史悠久。早在茹毛饮血的新石器时代,人们为躲避野兽就已经想到了巢居。在浙江、湖北、云南等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均发现有属于干栏式建筑的柱洞遗迹或木桩遗物。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则有数千成行排列的木桩、木梁及地板等干栏式建筑遗存,这些建筑均是在原始巢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干栏式建筑优长有二:其一、具有防卫功能。韩非子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宋代学者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表示了相同的意思:“考其所以然,盖地多虎狼,不如是,则人畜皆不得安。”这就是说,干栏式建筑完全是基于防卫的需要而想出的点子,这样做,人不仅可以高高在上,躲开猛兽的袭击,而且就连家畜也可生活在人的保护之下。在广西,还有建在池塘中的干栏式建筑,干栏与陆地以一木桥相连,推测其原始构想,也很可能与防卫有关。试想,如把桥体的一部分化为吊桥,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潜入呢?当然,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西南地区池塘多养鱼,人的粪便是鱼的主要饲料,如把干栏建在池塘上,人的粪便便可直接喂鱼,这样既解决了饲料问题,也清洁了环境,不愧是一个聪明的想法。在日本,厕所又写作“川家”,意思是河上的小屋。它反映的也是古代日本将厕所建在水面上的风俗。日本古代诗集《万叶集》卷十六有首歌骂一妇人,说她就像是吃了粪便的鱼。可见日本也有建干栏于水上,用粪喂鱼的传统,难怪我们说日本与我国南方百越民族同源共祖了。其二、具有卫生的功能。干栏式建筑的产生也是出于卫生的需要。从甲骨文我们可以得知,古人皮肤病的发病率是很高的,且南北皆然。考其原委,南方在于地气湿热,而北方则由于洞穴的湿冷。为解决这个问题,南方发明了干栏式建筑,而北方则发明了火炕。干栏式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减少了人与潮湿地面接触的机会,从而减少了皮肤病的发病几率。干栏式建筑又可分为全楼居干栏式建筑,半楼居干栏式建筑、千脚落地式干栏建筑三种。
  全楼居式干栏式建筑是指立柱较高的干栏式建筑,如傣族的竹楼就属于这种。西双版纳一带的傣族竹楼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无墙,用于安放纺布机、米臼,堆放各种杂物及饲养各种禽畜。这种高脚干栏的居住面一般距地都在2米左右,以最大限度地远离潮湿的地面。
  半楼居式干栏建筑又称吊脚楼,它是一种构筑在二级平台或斜坡上的干栏式建筑。广泛分布在湖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是苗、壮、水、侗、土家等民族中最常见的居住类型。这种建筑的最大特点是依坡而建,近山的一面建在地面上,远山的一面用立柱支撑,故被称为“吊脚楼”。这种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对地形的变化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在水平空间和垂直空间等几个方向均可随意调整,可以应付各种复杂地形。“千脚落地”是干栏式建筑的另外一种类型,这种建筑在怒江大峡谷的傈僳人中十分流行。“千脚落地”式干栏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在房体范围内栽立架设楼板的木柱。这种支柱的直径虽然不大,但相互之间的距离十分紧密,纵横排列有序,均衡了人对楼板的压力,起到了对楼板的支撑作用。因为这些支柱全部深埋地下,故称“千脚落地”。 
  上述三种干栏式建筑在样式上虽有不同,但均有避湿功效,反映出南方建筑在功能学上所表现出的一些共同特征。

2、地穴式建筑类型
在介绍完南方原始性建筑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北方原始性建筑。《周易.系辞下》曰:“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这段文字记录了北方原始住居的基本形式.——穴居,也记录了北方住居的演变历程,即从穴居到宫室的转化。
  所谓“穴居”,是指在地下挖洞,以洞为居的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建筑形式。《山海经.大荒西经》载:“西王母,虎齿豹尾,穴居。”这很可能是对北方穴居习俗的最早记录。《后汉书.东夷列传》对古肃慎国(位于今东北地区)也有如下记载:“挹娄,古肃慎之国也。……处于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常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好养豚,食其肉,衣其皮。冬则以豚膏涂身,厚数分,以御风寒。夏则裸袒,以布蔽其前后。其人臭秽不洁,作厕于中,圜之而居。” 其实,这种建筑形式不独挹娄,在其它北方原始民族中亦颇常见。
  考古文献记载,穴居的形式多种多样,在非常寒冷的北方,洞穴要挖得很深,“大家至接九梯”;而在比较寒冷的北方地区则要挖得浅一些,上用树干架起,杂草覆盖,最后压作坟形 。中国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所处地理位置就要温暖得多,这里发现的多半属半穴居式建筑类型。其典型做法是挖一50—80厘米的浅穴,并在穴的四周列满木柱,敷以草泥后,一个简单的半穴居式建筑就完成了。
  《说文》曰:“穴,土室也”,“窨,地室也。”讲的都是这种建筑模式。在甲骨文中,与居住有关的字词大都是“穴”字头,反映出中国早期建筑文化与穴居的联系。如地穴除出口外,还留有一个通气的孔道,这便是最早的“窗”,故“窗”字从“穴”。再如“穷”字亦从“穴”,因为洞穴只有一个入口,再往里走就没有“出路”了,所以“穷”字又有尽头的意思,如“穷途末路”。“窘”字也从“穴”,这说明原始社会的穴室原是很狭小的,人入穴中,便有窘迫、压抑、受困之感。从半坡文化看,半地穴式房屋中央都有一个灶坑,这个灶坑当然也是穴,所以古“灶”字从“穴”写作“灶”。半坡遗址虽也出现了地表建筑,但形制非常简单,墙体均用排木草泥敷成。真正的地面建筑当出现在殷商以后,它的标志应该是板筑法的大量使用。
  我国华北、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土层深厚,直立性强,含水量少,在多年的雨水冲刷下,形成冲沟、断崖,有利于窑洞的开掘。长期以来,人民就地掘土为穴,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居住空间。窑洞的最大优点是冬暖夏凉,便于施工,节省材料,造价低廉,经济简便。因此应用十分广泛,并形成了陕北、陇东、豫西、晋中等几个大的窑洞居住区,这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家尚居窑洞。这里的人们根据山、川、塬等不同地理条件,选择向阳、近水、干活省力、土地坚实的地方开掘窑洞。窑洞的开掘,横截面需要一定高度。一般至少需要两丈以上。窑洞的数量取单不取双,以三、六、九为多。窑与窑之间的间距多在一丈以上,这样墙体才能支撑起整座窑顶的重量。另外窑洞的顶部被掘成拱形,也有利于窑洞上部荷载更大的重量。在陇东,有窑洞的院落叫“庄子”。庄子依结构不同又可分为依山劈崖、视野开阔的明庄,先竖向挖掘一个巨大的方形地坑,然后再横向挖掘若干窑洞的地坑庄两大类。

3、屋宇式建筑类型
殷商时期,已经大量使用版筑法立墙。所谓“版筑”,即指先在地上竖起两排平行木桩,桩内放板,板内填土,再用夯一层层夯实,最后撤去板柱的一种施工方法。据说商王武丁的名相傅说,原来就是一名为人筑墙的工匠,后被武丁发现并重用 。殷商遗址发掘表明,武丁时已有版筑的说法是可以成立的。
   版筑用的版有二种,一种是长版,古称“载”;一种是短版,古称“牏”。长版是筑墙时墙两边用的夹版,短版是堵放在墙两头的版,墙版分类之细,足以说明殷商时版筑业的发达。在广西、云南等省区的少数民族中,这种原始的版筑法依然十分流行。它的最大特点是冬暖夏凉,每面墙的整体性强,坚厚结实。缺点是由于每面墙在版筑过程中是分别独立完成的,因此,墙与墙之间缺少有机联系,抗震性较差。 
  古代建房,在版筑之后,还要往土墙上刷涂料,古代叫“圬”,它的本意是泥瓦匠用的抹子。干这种工作的人叫“圬人”。粉刷墙体时,要求墙体坚实,平整,这样粉刷起来才会有好的效果。《论语.公冶长》中,孔子看到宰予昼寝,不肯用功,便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从中也可看出古人对粉刷墙体的基本要求——墙体夯得不实,一碰就掉渣,是无法粉刷的。屋宇式建筑的产生,使地穴式建筑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表现在文字上,便是“宀”代替了“穴”字部首。“宀”,甲骨文作“□”,是版筑房屋的侧面形象,代表着建筑业的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而家、室、宅、安、宗等字的出现,都可视为屋宇式建筑对文字所带来的影响。秦汉时期的宫室仍盛行版筑,大型的砖主要用于装饰和铺基墁地。屋宇式建筑的优势很多,通风、采光良好,出入方便。为进一步解决冬天的御寒问题,北方还发明了土炕。

4、帐篷式建筑类型
帐篷式建筑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根据游牧文化特点创造的一种非常适合游牧生产需要的民居形式。游牧文化的本质便是利用牲畜这样一种特殊中介形式,在人与植物之间建立起一种特殊关系,共同构成一个以植物为基础,以牲畜为中介,以人为最高消费等级的食物链。为了使这一食物链获得可持续发展,人们就必须通过有规律的移动,来换取植物系统自我修复所需要的时间。这种生计方式的最终结果,必然造成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移动式生活方式。他们选择避风向阳的山洼或地势较高的平滩作为冬季或夏季牧场,在冬、夏季牧场之间,选择山腰地带作为春秋两季的春秋牧场。一年四季,他们就是这样沿袭着固定的迁徙时间、迁徙路线,严格地按照划分的季节牧场放牧,赶着畜群,像农民收割庄稼一样一片一片地采食,无论洼地、平滩、山腰、峡谷,从不让一片草滩闲弃。 逐草木而居的生活,在给游牧生产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却给游牧民族的居住带来太多的不便。为适应这种漂移不定的游牧生活,人们发明了可以移动的房子——帐篷。
  帐篷在历史上也称“穹闾”、“穹庐”,因人们看到最多的是蒙古人使用,故也称“蒙古包”。这是一种内部撑以木架、木栅,外面包以毛毡,并用毛绳捆系的一种轻便型民居建筑形式。蒙古包的结构非常简单,其建筑构建大体只有编壁、椽子、门框、门、圆顶、围毡、衬毡、毛绳等数种。编壁是指用上百根细木棍相互交织、组合而成的活动围墙,它的主要作用是支撑起蒙古包这个圆形空间。蒙古包的大小,是由编壁木棍的多少决定的。中等规模的蒙古包需要5—6块编壁,大的则需要9—12块。立编壁是搭建蒙古包的重要一环,蒙古包的搭建是否结实、圆滑,关键在于编壁的捆绑。椽子是从蒙古包编壁上方向蒙古包顶端伸出的、用以支撑蒙古包顶部重量的支架。一座蒙古包通常需要60根这样的椽子。蒙古包的门分门框、里门扇、外门扇等三部分组成。高约1.2米,宽约0.8米,门上有用红黄两色绘出的极具民族特色的彩绘。通常蒙古包的顶部都有一个圆顶,它既是烟道,也是窗子,同时,在没有时钟的年代,透过圆顶射入的阳光还具有报时作用。构筑蒙古包时,第一项工作是选址,然后在选定地址的中心安放炉灶的垫板,然后在相应的位置安门。门安好后,从门的两侧展开编壁,并用绳索将之系牢,经反复调整使之形成圆形,然后勒紧上下两根绳索,并将绳的两端分别系在门两边的边框上,之后,叫一个高个子站在中间,高高举起帐篷的圆顶,众人则迅速将所有的椽子插入圆顶上面的各个榫眼,椽子的另一端则架在编壁的上端,并用毛绳系牢,一个完整的蒙古包的骨架就这样搭建好了。接下来便是内衬内毡,外围围毡,上覆套毡,并用毛绳将外面的围毡绑紧系牢,一座精美的蒙古包就这样建成了。这种移动民居虽称“蒙古包”,但实际上使用者远不止蒙古人。东北的鄂温克、达斡尔,西北的哈萨克以及甘肃、青海、西藏等地的游牧民族也都使用这种被称之为“蒙古包”的建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