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里有鱼吃饵,提竿却没有中鱼,应该从哪四方面破解?

如题所述

窝里有鱼吃饵,提竿却没有中鱼,应该从哪四方面破解?

不论是调漂还是开饵,可以说是我们钓鱼人永远聊不完的话题。漂动,提竿,中鱼,遛鱼,上鱼,入护,这是钓鱼人最喜欢的流程,但是常常不如人意。经常到到了提竿,就没有然后了,意思就是说没中鱼。那么先排除掉小鱼闹的情况,窝里有鱼吃饵,提竿却没有中鱼是是怎么回事?下面就让我们从四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吧

1.调漂

调漂这一方法,并非确定的,许多人会一味去追求完美灵巧!但常常不如人意!!!你一直在钓鱼前想好的筛网目数,调准以后也不一定能上鱼,假如在一段时间后,漂依然没有什么反映,那么你就必须依据鱼吃口情况再去调整灵顿。最先调的太灵,是很非常容易出现提竿不中鱼的情况的,钓的灵鱼一动饵料,鱼漂就会有姿势,当鱼只是触遇到饵料,还没有通道,这时鱼漂早已出现姿势,提竿自然不中鱼。

排除小鱼要素后,在鱼吃口好的季节,鱼只要吃饵坚决,灵一点都是还可以的。但是害怕冬天钓灵,由于冬天水温低,鱼吃饵多就会数次测试,非常不坚决,如果还钓灵基本上就中不上鱼。因此钓顿一些,过虑掉碰触和测试饵料该类动作,狠抓演讲口才是正理。

2.饵料

饵料品种繁多,有产品饵,荤饵,也有自己制作的饵。千姿百态,软的,硬的,方的,圆的,那么怎么选择呢?一般来说,饵小并且软,是最好是下孔的,应用该类饵料会很大的降低鱼测试全过程,能理解为实口出的早。

而应用硬饵,鱼就在所难免去测试,尝一尝味儿,然后才真真正正吃下去。提竿不中鱼的情况使用硬饵和大饵的情况下占多数。再用冬天为例子,一定要应用小饵、软饵,不然鱼吃的不畅顺,漂相乱七八糟,提竿不提竿都不适合。饵小并且软,尽可能让鱼一口吞下,这样就可捉到实口了。

3.线组

通常来说,线组的粗细搭配是和目标鱼的尺寸成比例的,自然鱼钩也是这样。我们提竿不中鱼,线组上缘故都是由于鱼钩太大太重造成的。最先鱼钩太大,无论拉饵还是搓饵,饵团都非常大,针对小身型的鱼而言,压根吃不下去。小钩能够钓大鱼,但是大钩钓小鱼的通过率就低许多,因此提竿不中鱼的状况十分正常的。

以冬钓鲫鱼为例,一般0.4-0.6的钓鱼子线,搭配2、3号的袖钩,袖钩首先是细条条的,较为轻,其次这一尺寸在冬天通吃草鱼。也是钓鱼爱好者说鱼钩用鱼嘴尺寸的三分之一,这一最先不太好考量,次之便是冬天鱼张口姿势小,鱼钩小一点也不会出现滑钩的情况。

4.鱼

鱼受到季节的影响,水温低的情况下张口小,吃饵不坚决。此外也有人为的要素,例如常常有些人钓鱼的钓位,鱼通过许多钓鱼人的练习,越来越吃饵十分奸诈,都是我们常说的猾口鱼,钓滑口鱼假如方式不合理,空竿概率非常大。

猾口鱼并不是不要吃饵,反而是不敢吃鱼钩里的饵,喜欢吃撒落出来的饵料。解决这样的事情有2个方式,最先调漂要钓顿,调低钓高,确保饵料做雾化完鱼钩还是在水中的,次之可以用做雾化好的搓饵,这样饵料究竟后渐渐地撒落做雾化,在水下成一小团,猾口鱼在吃水下撒落饵料的情况下非常容易把水下的鱼钩吃进去。拓宽一下,钓鲫鱼一般都是这个招数。

我们在钓鱼中出现不中鱼的情况时,不妨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考虑,进行调整,不要一成不变的在那傻傻的等!要学会去分析去改变,只有这样你才会不断进步,才会有更好的收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25
调漂不是固定的,很多人都会一味地追求灵敏!但往往事与愿违!你在垂钓前想好目数,调好之后也不一定能中鱼,如果在一段时间后,漂仍然没反应,你需要根据鱼口情况再去调整灵钝。 饵料种类繁多,有商品饵,荤饵,还有自制饵。形态各异,软的,硬的,方的,圆的,怎么选择?通常来说,饵小而且软,是最好下口,使用此类饵料会极大减少鱼试探过程,可以理解为实口出得早。而使用硬饵,鱼就难免会去试探,尝尝味道,然后才真正吃下去。提竿不中鱼的情况在使用硬饵和大饵的时候居多。 一般来说,线组的粗细搭配是和目标鱼大小成正比,当然鱼钩也是这样。
第2个回答  2022-08-25
这种情况你就应该考虑换一种钓鱼方式,适当的减慢自己的钓鱼速度,要有耐心,也可以选择更换其他的饵料,调换一下自己的组线方式。
第3个回答  2022-08-25
应该去更换一个适合的鱼竿,而且要学习钓鱼的技巧,要懂得如何用技巧去刺鱼,要走的如何溜鱼,这样才可以捕到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