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抗美援朝已步入尾声,苏联为何仍提供30万人装备给中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了世界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不过,“美国人不可战胜”的神话并没能延续太久,一场发生在东亚地区的战争,不仅将美国军队拉下神坛,更是让美国人颜面扫地,即: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抗美援朝战争。

关于这场史诗般的对决无需多言,伟大的中国人民再一次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对手,可是,在看到辉煌胜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另一个盟友的支援,它就是苏联。在当时,苏联对华援助除了在战时之外,甚至还持续到了战后的一段时间,这是为什么呢?这些武器装备究竟有多少呢? 历史 会解答一切疑问。

对于上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期间苏联对中国的武器支援,这一点其实很容易理解,彼时,中国与苏联同为 社会 主义阵营国家,在意识形态上保持高度一致,更何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在朝鲜半岛的小动作本身就威胁到了中国和苏联的边境安全,与中国不同,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以及其他方面的考虑,苏联并不适合直接派兵参战。

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年轻的政权,同时也是一个经历了无数战火与硝烟的铁血国家,对于美国的挑衅行为,志愿军在毛主席一声令下便集结完毕进入了朝鲜半岛作战。不过,凭借当时志愿军落后的武器装备显然并不能让财大气粗的美国人感到恐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弥补双方在武器装备上的巨大差距,成为了志愿军不得不面对的实际问题。

好在彭德怀和志愿军并没有等太久,从苏联源源不断运送而来的先进武器装备开始逐步列装给一线部队,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在1950至1953年的战争期间,苏联一共提供了足以武装30个师的先进武器,同时还交付了1000余架战机供志愿军使用。毫无疑问,苏联人此举真可谓是“雪中送炭”。

然而,这些装备和早已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美国军队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再加上美国人拥有绝对的制空权和制海权,这场战争志愿军想要取胜在当时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可是,随着战争的进行,志愿军的牺牲和努力取得了成效,直到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前,美国人已经回天乏术,志愿军就此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打败了世界第一强国!

按照常理而言,战争既然已经结束,那么,苏联就没有义务继续为中国军队提供军事援助了,可事实上,一直到1954年,苏联还在为中国提供各式各样的武器装备。这是怎么回事?翻开 历史 书,原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一座矿坑!

在新疆的一个神秘的地点,在可可托海一带,这里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稀有金属,都是极具价值的战略物资,而这些稀有金属都是令苏联觊觎的珍宝。

1950年,中国与苏联政府达成了在新疆开办稀有金属开采并建立合作公司的协定,公司的地点就在可可托海,到了1955年苏联方面移交股份,并非是因为这里的稀有金属对苏联失去了吸引力,而是有着更为深层次的含义。

原来,在朝鲜战争爆发初期,毛泽东与斯大林就战争的走向和目前形势交换了意见,毛主席希望中国人民在朝鲜半岛进行的正义战争能够得到苏联方面的支援,起初,斯大林的态度相当暧昧,因为在苏联官方内部,尚未对此事做出一致决定,而斯大林自然也有自己的小算盘。那么,斯大林究竟在合计着什么呢?

1950年10月,周恩来总理为了争取苏联方面的武器支援,特意赶往索契与斯大林会谈,斯大林首先肯定了中国人民敢于挑战美国和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勇气和决心,其次,在关于武器装备提供一事上,斯大林只愿意和周总理讨论武器的数量,而不是这批武器的价值。由此,这就涉及到了一个核心问题:苏联方面究竟是打算以租借,还是以买卖的方式交付给志愿军。

对于这次会面讨论的问题,周总理一刻也不敢耽误,立刻向北京方面汇报,毛主席希望斯大林能够说明清楚,究竟要以租借还是买卖的方式来提供武器,虽然从中国角度出发,毛主席更倾向于租借而非买卖。

然而,斯大林得知此事后,拒绝了毛主席的提议,在他看来,从苏联孱弱的经济基础来看,租借给志愿军武器无法实现苏联方面的利益最大化,可如果是买卖,新中国哪有如此多的钱来购置苏联人的武器呢?这两个方式显然都不切实际!

考虑到双方在经济上都存在很大困难,于是,斯大林决定退而求其次,以“贷”的方式提供给志愿军所需的武器装备,即:这些武器按照每批成本价折半计算作为贷款,每年收取1%的利率。有了这项条件作为保障,双方的谈判接下来进展得相当顺利。就这样,志愿军翘首以盼的苏联武器运抵中国。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实际上,这些武器绝大多数都是已经或者即将被苏联军队淘汰的次品,如此一来,自然也是引起了志愿军内部的不满和不信任。

当时,首批提供的3个师的装备被证明在性能和实用性上无法与美军抗衡。而后,为了挽回苏联政府在志愿军内部的声誉,同时考虑到中苏关系的共同利益,斯大林决定将之后的武器装备进行调整。这样一来,苏联计划一共提供了64个师的武器装备。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斯大林虽然希望能够尽快交付,实际情况却出现了差错,由于苏联人的生产能力实在有限,计划中的60多个师并未能如期交付。中方此前要求的一面最少列装16个师的计划也被搁置,苏联方面告知中方,即便是全力以赴也难以完成这个目标,于是,将一年提供16个师的装备压缩为10个师,之后的武器装备从1952年年初开始逐步实施,直至完成。

由于苏联人的一拖再拖,中共领导人甚至计划好了战争打到1954年,不过,战争在1953年的结束导致志愿军实际上已经不需要苏联人的武器装备,但是,根据协议,苏联人的武器装备还是在战后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

此举虽然显得十分多余,但是,也是双方忠实履行条约的结果,相比于苏联人的武器装备,其实,对于我们更有价值的是从苏联引进的工程师,以及他们提供的技术图纸和先进手段,相比前者,这才是日后能够让中国军队和 科技 脱胎换骨的重要因素,在这些苏联专家的协助下,一座座现代化的兵工厂建立起来,这对于中国军队在有效时间里实现现代化并成为军事强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战争结束后,根据双方的账目,中方一共欠下30亿人民币的贷款,除此之外,加上其他各方面的费用支出,中方需交付给苏联57亿多的人民币。从战争结束后的1954年开始,一直到1959年,中国平均每年支付5亿元,剩余钱则需在1965年之前还清。

如此巨大的债务显然不能光靠人民,那么,可可托海在其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在战争结束后“还债”的那段时间里,可可托海丰富的矿物资源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当中的“三号矿坑”更是承担了40%的债务。

总而言之,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是中国人民以及苏联方面共同努力的结局,虽然苏联人在战时军事援助方面提供的帮助实在有限,不过,双方的合作还是很愉快的,至少从当时的情形来看,中苏的利益是一致的。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战争年代的拖延,导致了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由于缺乏先进武器装备的支持,而付出了很多惨痛的牺牲。

在所有决定战争走向的条件中,武器装备固然占据了一部分,更多的还是依靠战争的核心——人,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志愿军英勇无畏和敢于亮剑的精神,即便是有再多的先进武器也无济于事,所以从这一层面来说,志愿军所发挥的作用毫无疑问是苏联武器不可替代的。

那么,关于可可托海矿坑的故事,则更多的是从侧面反映当时中苏贷款方面的实际情况,苏联继续在战后履行条约为中国提供了足以武装30万人的武器装备,而中国则利用一切力量和资源在战后努力还清贷款,可可托海矿坑开采也只是其中一个项目罢了。

其实,对于苏联人未能在志愿军最需要的时候提供军事援助一事,也无需过多苛责,毕竟从当时苏联方面 历史 学者的考证来看,50年代初期的苏联,经济确实出现了发展严重失衡的情况,而军工企业所遭到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无论过程多么曲折离奇,至少抗美援朝的胜利是中苏人民一直所期盼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