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选考科目赋分规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6-30

高考选考科目赋分规则如下:

将每门选考科目的同一类型考生成绩按照分数高低依次排序。排序中,根据比例划分不同等级,按照公式赋予不同等级分。等级分的满分值为100分,起点分值为30分。也就是说,假如考生考了0分,排到E等级。赋分后,最少也有30分。

以目前已启动新高考改革的省市等级赋分制来看,各个省份略有不同,从实行的情况看,可分为4个类型:

1、以浙江、北京、上海、天津为代表的等级赋分方案;

2、以山东为代表的等比例转化赋分方案;

3、以海南为代表的标准分方案;

4、还有基于第一批、第二批改革试点经验推出的第三批省市等级赋分制方案,更加科学、规范。

具体步骤:

1、依据原始分确定所在等级。

按照考生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定A、B、C、D、E共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分别约为15%、35%、35%、13%和2%,从而将考生的原始分转换成了等级。

2、根据各等级转换后分数区间对应表确定转换后分数区间。

将A至E五个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对应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个分数段,从而将考生的等级转换成了等级分。

3、依据等比换算原则,得到等级转换分。

新高考改革后,政治、地理、化学、生物这四门选考科目的等级赋分,不仅受到卷面分影响,还与命题难易程度、所选科目人数息息相关。

如果题目偏简单,考生原始分数就会整体偏高,转换后的等级分数低于原始分数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反之,如果题目偏难,考生原始分数会整体偏低,转换后的等级分数就可能高于原始分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