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如何保护中国传统节日

不要别处复制过来的一长串什么的。 标上序号,谢谢了。

  花了我2个小时咨询老师 同学的
  一、重视传统节日应从政府做起
  政府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应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宣传、立法问题,政府和立法机关以及宣传部门确实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予以重现!所有的传统节日都应列入国家法定假日。对于传统节日,立法者怀有敬畏之心才是最根本的。传统节日虽然是历史形成的,但是作为一种民众的生活文化,它是自然形成的东西,像滚雪球一样,从原来得很简单的节日逐渐演变发展,最后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主题、固定的形式。它的形成,除了民众的力量,行政的力量也非常重要,他的兴衰也许是由历代的政府提倡和反对决定的。就看政府提倡什么,不提倡什么,节日文化里面应该有什么东西,不应该有什么东西。政府在这个过程里面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应该扶植,因为它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同时,在政策上要明白地表明,可以这样过下去。另外,政府应该注意文化的保护。人们在过这个节,那就要通过研究看看这个节日形成的历史、它的发展和对这个民族起到的作用具体是什么样的,这样把它的历史来源搞清楚,把每次活动都记录下来。
  二、挖掘文化内涵,加强传统文化宣传与教育
  其实,我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要大力挖掘和宏扬。要想让民族文化资源鲜活永恒,还必须在外在世俗力量的基础上,寻找孕育内在驱动力的平台——教化——国家层面的国民教育和微观层面的个人修行。国民教育让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获得广泛认可的社会价值尺度,并成为国家文化价值观的组成部分;而个人化的修身齐家,则让民族文化的因子拥有了潜入百姓日常生活,进而“润物细无声”的通道。能在个人心灵生根发芽的文化资源,才是强大的、不随时间推移而摇摆的“神圣体”。
  三、传媒应该有系统地宣传和普及民俗文化
  传媒首先要重视民俗文化,也要很好地研究他。民俗文化本身就是非文字的东西,非文字的东西怎么样通过传媒把它系统化,使民俗文化的介绍成为系列的、体系化的东西,这都是文化上的积累。通过我们的传媒,把即将消失的东西赶快抢救、拍摄,对还在传承的东西要细心报道、加以引导,这些都是我们传媒应该做的事情。特别是在网络化的时代。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有体系化的进行宣传。首先要介绍传统民俗文化,然后请嘉宾来讲,有研究的人来讲,另外就是到下面去采风,去了解普通民众的生活和感情,这样才能从点到面鲜活地把传统知识宣传给年轻人。
  四、年轻人应重新去认识传统文化,增强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
  我们年轻人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各种方式重新去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增强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七夕这个节日有些地方还在过,有的保存得还很好,我们民间还保存了很多东西,我们不要盲目地抛弃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回过头往后看一看,看看我们的传统的东西,特别是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至少通过传统文化应该知道我们的前辈、祖先是怎么思考的,在每一阶段是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这种社会正是发展到我们今天的社会,它又有一些什么新的变化和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29
依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把以下传统文化换成节日、

我们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过时的、落后的改造,把腐朽的、伪科学的挑除,努力的发展传统的优秀文化,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结合时代的特色,做到与时俱进,保护民间传统文化单靠国家的引导还不够,我们要想保护民间传统文化还要靠全国人民的重视,做好一个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

1传统文化是遗产
传统文化通常也被称为文化遗产,这称谓本身便已经表明,传统文化已经不是现实中的存在。人的基本生活由衣食住行构成,而在现实中,除了食物之外,好像现代人和古代人已经没有太多相同的地方了。即便是食物,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以中国为例,不仅有随处可见的西式快餐店,即便是传统的食物也很有可能是以外来的方式烹饪或制作的,比如古人喜欢吃的饺子,现在很有可能是包饺子机包出来的,普通的炒菜也可能是用煤气灶做的,可见在全球化的今天,传统文化已经是一个界限模糊的存在。
另外,这里说的传统文化可并非特指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全世界的传统文化都一样是遗产,现在又有几个埃及人会把自己的墓盖成金字塔呢,又有几个欧洲人会坚持用鹅毛笔写字呢?日本大街上能看到几个佩武士刀的人呢。美国人打仗也不再挥刀舞剑,而是用枪炮导弹。所以说,传统文化都已经是“遗产”,也就是说在现实社会中只具有象征意义而不具有现实意义。
因此,保护传统文化,或保护文化遗产并不是要让传统文化在现实世界中复活,而是要让人们记住传统文化,并从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在这个时代,我们有没有必要为了“捍卫传统文化”而回归从前呢?我觉得没必要,文化发展本来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盲目的捍卫其实并不利于文化的发展,我们从前用油灯照明,现在有了电灯,难道仅仅因为来自西方就不用吗?使用电灯难道就是屈服于西方文化吗?西方也没有因为要“捍卫油灯文化”而拒绝电灯啊。既然如此,那么西方好的制度,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用呢?我们的好制度,比如科举选仕的制度就被西方学习了去。西方现在文官制度就是根据科举建立的。西方对待文化传统的态度值得学习,他们并没有恪守宗教裁判所啊,火刑啊等传统文化,而是在否定自己中不断前进。在我看来,文化不分中西只有优劣,只要是好的,就可以拿来,就应该拿来。而坏的文化,比如紧身衣、裹小脚等则不管哪里来的都应一律摒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