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得高看得远”下一句是什么

如题所述

“站得高看得远”下一句是“俯瞰群山尽览”。

扩展资料:

常用来说明“站得高,看的远”的诗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歌曲:《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演唱:虞洋

我并不很高你站的很远

如果要遇见这是个问题

你站的很高你站的很高

我的心很远我的心很远

你并不在意你并不在意

这需要时间这需要时间

站得高才能看的远

我们都不是神仙

我们都需要力量

来超越这生活

站得高才能看的远

我们都不是神仙

我们都需要听从

这上天的安排

你站的很高你站的很高

我的心很远我的心很远

你并不在意你并不在意

这需要时间这需要时间

站得高才能看的远

我们都不是神仙

我们都需要力量

来超越这生活

站得高才能看的远

我们都不是神仙

我们都需要听从

上天的安排

耶嘿耶耶耶耶耶耶耶耶

站得高才能看的远

我们都不是神仙

我们都需要力量

来超越这生活

站得高才能看的远

我们都不是神仙

我们都需要听从

这上天的安排

我们都需要听从

这上天的安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31

“站得高看得远”下一句是:行得正走得直。

解析:站得高看得远,站在高处能够看到的更宽阔的视野或更远的风景,常用于说明一种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也告诫世人不要拘于一个层面看问题和处理事情。

行得正走得直,广义的讲则是指作人要光明磊落,要正直,不做亏心事,不走旁门左道。

扩展资料

表达“站得高,看得远”的诗句:

1、《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2、《登飞来峰》

宋代: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3、《登太白峰》

唐代: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译文:

向西攀登太白峰,在日落时分才登上峰巅。太白星向我问候,要为我打开天关。我愿乘那清风而去,飞行于那浮云之间。举起手就可以接近月亮,向前飞行似乎已无山峦阻碍。一旦离别武功而远去,什么时候才能回还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31

分析如下:

行得正走得直

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

1、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4、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扩展资料: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一二句写泰山山脉绵延辽阔;三四句挟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是仔细远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七八句想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抱负。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望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6
下一句为行的正走得早。这句话告诉我们人要努力进取,只有更优秀才能接触到更好的东西,同时也要恪守本性,为人要正直。
拓展资料: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均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时至今日,此诗还几次出现在中国国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1-19
站得高就看得远。高瞻远瞩仰人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