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违约金按什么标准,没注明违约金的情况下,怎么维护利益。

合同签订后,一方因其他原因(非不可抗拒原因)不履行合同,在没有约定违约金情况下,合同是否没有法律效用,怎么确保另一方利益。

合同里没有写违约金,但是违约了,可以主张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一百一十一条 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

第一百一十二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扩展资料:

合同自由并非绝对的,虽然法律并没有规定违约金数额与违约损失额完全一致,但也并非要使两者差异悬殊。有学者认为:违约金的数额与违约损失的数额应当大体一致,这是商品交换等价原则的要求在法律层面的反映,也应该是合同正义的重要内容和合同法追求的理想之一。由此可见,对于不合理的违约金进行调整是维护公平合理与诚信原则的必然要求。

关于违约金调整的标准,司法实践一直存在尺度不统一,不好把握的问题。而结合着《合同法解释(二)》第29条第2款的规定来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一些综合衡量的因素:

1、基础标准——“违约造成的损失”。法院或者仲裁庭应当要审查当事人违约行为所造成的损失,这也是需要当事人进行举证的内容。

2、合同的履行程度。因为在合同几乎履行完毕和尚未履行的情况下,当事人的违约行为所造成的结果还是存在较大区别的,从情理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合同的履行情况,也是为追求公平的结果。

3、当事人的过错程度。违约方是主观恶意追求违约结果还是因客观因素造成过失性违约,这直接影响违约金是体现补偿性还是惩罚性的功能,另外,从合同法的条款来看,其大多规定也都是以过错责任为主,惩罚性也只是为了给义务人一定的心理压力,使其积极履行相关义务,因此,小编以为不宜过于严格或机械性看待违约责任。

4、其他综合因素。例如缔约合同时对可得利益损失的预见、当事人之间的交涉能力是否平等、是否存在格式条款及损益相抵规则的因素,这些都是需要结合具体案件情况而综合衡量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4
  首先,违约金的适用要以约定为前提。
  违约金是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预先约定的当一方不履行合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时,由违约方支付给对方一定金额的货币。《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因此,违约金的适用是以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为前提的,如果合同中没有对违约金作出相关约定,一方违约,另一方在仲裁请求中主张违约金的,仲裁庭不予支持。
  此外,《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也就是说,即使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数额或计算标准,该标准如果与实际损失有差异,仲裁过程中也可以请求仲裁庭予以调整。
  合同中未约定违约金的情况下,当事人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的,一方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主张相应的利息作为补偿,利息的计算标准按照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这种主张必须在仲裁请求中明确是利息损失,不要与违约金混淆,申请人的仲裁请求对于主张违约金还是主张利息损失不明确的,仲裁员可以行使释明权,要求当事人明确仲裁请求,同时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6-21
违约金是双方通过约定而产生的,既然没有约定,那么就不能主张了。
解决方式:
既然不履行合同,那么只能提出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由此而产生的实际损失。
就实际损失你负有举证义务。
第3个回答  2012-06-22
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的情况下,可以要求违约方按照违约行为给自己造成的损失要求违约方进行赔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