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父母被分红型保险骗了,如何全额退款?

如题所述

发现父母被分红型保险骗了如何全额退保,通过你的描述来看可以说你的情况比较特殊,毕竟缴费年限已经长达13年之久,如果是再刚投保15天犹豫期内的情况下,投保人或投保人家属直接拨打对应的保险公司客服电话,申请退保即可要回全额保费,但是过了15天的犹豫期后退保,按照常规的正常退保是不可能拿回来全额保额,而是按照该分红型保险的现金价值进行退保。


不过通过某些方式的确是有一定概率拿回来全额退保,但是也并不是百分百可以拿回来的,毕竟投保的时间已经太长,销售给你父母的保险代理人,很有可能已经不再该保险公司上班,以及13年前的保险销售方式和确认投保,与当下的保险新规后的投保方式也是略有不同,十几年以前各大保险公司的寿险和分红型保险,保险代理人销售出去以后15个工作日内,只要投保人在合同书的回执单中签字后即可生效成功投保(如今各大保险公司需要人工客服电话回访,并告知投保人详细的注意事项才能完成确认投保)。


由于你父母选择的分红险保险涉及金额较大,个人建议你一定要掌握好充足的证据,在开始维权你父母从2007年开始每月缴费3350元,假设到2020年刚好满13年整计算,该保险产品的总缴费金额达到了约52.2万元左右,如果不精心策划和寻找足够的证据,盲目的操作申请退保申请全额退保成功还好,如果申请失败不通过退保将会按照现金价值退保,对于自身的损失可以说很大!

针对于十几年前的保险产品当下才发现不合理,现在才想到申请全额退保可以说这条路完完全全就是一条忐忑的路,但是为了父母所投保的分红险,在退保的时候能把损失降到最低,这条路在困难也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的慢慢的向前走,切勿急躁因为急躁容易出错。

目前你申请全额退保建议你重点放在,当初你父母保险回执单是否是父母双方本人签字,或者父母双方是否清楚,自身所认购的保险产品协议,以及保险代理人是否是合格正规,持有保险代理人从业资格证上岗的保险代理人;所说十几年前的保险代理人基本上都会存在这些违规操作问题,但是你在操作的时候建议最少掌握两项证据再和保险公司开始申请维权,只有一项违规的情况下,和有可能会被保险公司中高层领导说服。


以上三条当中只要有一项可以明确的确定存在违规行为即可申请全额退保,如果在掌握了充足的证据而保险公司以各种理由不配合,这时候不再和保险公司协商,直接拨打银监会全国统一热线12378寻求帮助,银监会是会帮助投保人与保险公司进行后续操作(再三提醒由于涉及金额较大,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开始维权)。

友情提示:虽说某些保险产品的确是存在某些条款不合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保险产品都存在弊端,毕竟拥有了好的保险产品在我们自身发生某些疾病或意外的时候,能够得到一笔不菲的医疗费医药费等等的治疗费,能够帮助到我们不会因为疾病或意外致贫;在选择各类保险产品的时候,建议广大民众一定要让合格的保险代理人,详细的讲述清楚保险产品的注意事项以及利与弊(记住任何产品均没有十全十美,如果真的只有好没有缺点,那么该产品就存在极大的弊端,只是当下还没有露出破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30

退保是什么,都有哪些退保方式

退保,顾名思义,这保险我买后悔了不要了。但法律上叫做:退保是指在保险合同没有完全履行时,经投保人申请,解除双方由合同确定的法律关系,保险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及合同的约定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

犹豫期退保。保险一般都有犹豫期(一般指长期保险,一年期保险基本上都是次日就生效了),也就是给投保人一段能反悔的时间,在这个约定的时间退保的话,通常保险公司会扣除工本费后退还全部保费。这种情况明显损失会小很多。往往等到大家觉醒买错了的时候就成了第二种情况了。

犹豫期后退保。超过犹豫期的退保则视为正常退保,投保人可以提出解约申请,保险公司应自接到申请之日起30天内退还保单现金价值。

坑一:“祝寿金”不少保险公司会将这个利息和本金领取的时间点划分的特别鸡贼,并且美名其曰“祝寿金”,在60岁之后一次返还

总结:保险公司会“

类似于鑫盛这种产为附加险太多了,看似完美,各种功能都有,保障范围齐全的无孔不入,但你会发现,保额低的吓人,也就意味着杠杆率低的可怕。

而这会被解释为因为保险公司需要承担的风险变多了,所以我们的保费就贵了。

我们买分红险,无非不就是图他能够帮我这种不太会理财的人实现财富增长吗?我的初心是想赚利息的,但是你又打着为了我好的名义,又硬塞了几份“保障”给我,降低了我利滚利的速度。那不是违背初心了吗?

就好像我明明只是

坑三:短期分红险

讲述这个问题,可就真的有点花功夫了。

其实我们首先要知道,当我们做一个投资行为的时候,都会从多方面去进行考虑,哪怕是小到跟朋友做一个赌注,打赌今天的天气是好是坏,你都在随时评估着得失。

投资的

三、为什么不建议购买分红险

因为分红险的预定利率比非分红保险要低。

保监会近几年进一步推进了分红险费政策,分红型保险预定利率不得高于3.5%。而实际上分红保险定价利率普遍在2.5%~3%之间。而传统型保险预定利率要高于分红型,在3%~3.5%之间。

预定利率影响着产品的定价。

换言之,支付同样的保费,传统型保险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

那如果

如果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代签保单,可以向保险公司提供笔记对比证明。

写在最后

分红险也并非一无是处。在整个经济上行周期内,如果保险公司经营有序,产品定价合理。公司董事会也愿意拿出一部分盈余进险时还需谨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1-20

常见的有以下两种:1、XXXX终身寿险(分红型),有些后面写万能险(分红型),在这个问题里面可以看作是一样的。2、XXXXX年金保险(分红型),具体是哪一种你在保单的封面就可以看到上面的字样。

如果是第一种,主要的功能是保障,分红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这个时候你就要打开里面的几页,在记录了投保时间、交费年限、保险期间那一页,看看是否有其他的附加险,通常会有:附加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如果这个条款也有,那么建议你就不要去想着退保的事情,父母年纪大了,有一份重疾险和寿险,也可以在以后减轻你的负担。如果是万能险,就会复杂很多,这里解释不清楚,要看保额、年龄具体去计算才知道。


这里的分红,你可以去对应的保险公司查询已经有了多少分红。现在的保险公司都开通有公众号或者APP,可以很方便地查询到每年产生的分红明细和总额。这里还要仔细找如下几个字眼:每家公司的合同字眼稍有不同,你还是在有交费信息的那一页的下半部分,找到类似“红利领取方式”“红利分配方式”的地方,后面如果写的是:“增额红利”“交清增额”等字样,那么你往年所产生的红利已经用于购买增加你那份保单的保额所用。举例子:签合同时保额是20万,那么每年的红利购买保额后,会慢慢增加为21万、22万这样的意思。这时你的往期红利是领不了了。你可以变更这个领取方式,影响你下一年之后的分红领取。

再次,积极向监管部进行投诉。如果保险公司处理结果不满意,而自己提出了诉求又很合理,就可以向银行保险监管部门进行反映,及时提供相关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诉求。也可以向保险行业协会进行举报,市保险行业协会也会秉承公平的原则进行协调处理,还可以通过诉讼、保险仲裁等途径进行解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07年交的,还是月交,这都交了13年了,我估计你是交20年的吧?这样看来你家的经济条件还是不错的。还有几年缴费期就结束了,这个时候绝对不建议去退保的,不然你的损失就大了。这是你签的合同,还没有到期你要终止的话,那你就是违约,你就得赔偿。不到万不得已,不要退保!这个保险我虽然看不到具体的保险内容,但是终究到底的话你是不会损失的!

你说的被骗,我猜测是当时的业务员说买了这个,到时候能领多少钱啊、能赚到多少啊,但是现在看和当时说的不一样,是不是这个意思?

如果你想全额退款,那你要提供证据,证明当时的那个业务员撒谎了,但是13年过去了,我估计那个业务员也早离职了吧?除非你们能找到本人,他愿意给你们作证!

或者你保留有当时买保险时的一些书面资料,我说的是指计划书,这个计划书是经过保险公司或业务员个人修改过的,上面有注明具体收益或者到某年能有多少钱的这类计划书,如果你有,这个就是证据,你要求的全额退款就有很大可能了。

如果你什么都没有,只是说你受骗了,那就不好处理了,即使你去保险公司找他们领导也无济于事的!

我再给你出个主意吧:保险公司怕的有两个,一是保险行业协会,你可以去你们当地的保险行业协会去反应这个情况,但是没有证据的话我估计希望也不大,你们强烈要求,可能协会会从中协调。



为什么觉得“被骗”呢?

这就要来说一说分红型保险的特点了,所谓分红型保险通常由年金账户(浮动分红)+万能账户(保底利率)组成,一般来说收益率不固定,保险公司投资能力和盈利能力牛,你的收益率就高,反之就低。而据我所知,有些分红险的保底利率低得令人发指,才1个多点,也就是银行定存的水平,当然了,你买的时候,人家肯定不是这么说的,销售员一定会总是重复最高的那个预期收益率。

现在觉得被骗了,那么毫无疑问是所购买的险种保底利率太低,浮动分红太低,拿到手的钱少,将来因为通胀和贬值,领的钱也没什么吸引力,所以才觉得被骗了,这其实就是我曾经在文章中专门提过的,保险精算师对未来的看法和判断是产品设计的关键,作为普通人你是看不到的,可以肯定的是和销售员说的一定是不一样的,因为这是人家产品的核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1-02
这个首先要拿到被骗的证据,可以向保监会提出诉求,然后保监会会联系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会找到卖给你父母保险的业务员,然后会协商处理。
第4个回答  2021-01-02
个人建议到派出所报案。我们要留好相关的治具和发票作为证据,切记不能发生冲突,一定要用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