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次梁交接处的箍筋加密应该怎么表示

如题所述

主次梁交接处的箍筋加密表示:标注@100/200。

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柱子的端部和每层梁的两端都要进行加密。抗震等级为一级时,加密区长度为2倍的梁高和500mm取大值,抗震等级为二~四级时,加密区长度为1.5倍的梁高和500mm取大值。

柱子加密区长度应取柱截面长边尺寸(或圆形截面直径)、柱净高的1/6和500mm中的最大值。但最底层(一层)柱子的根部应取不小于1/3的该层柱净高。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箍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围内加密。

扩展资料

附加箍筋一般布置在主梁,主要是抵抗集中力,只是习惯上两侧各布置3根。

主梁和次梁相交,上排筋都是Φ25的,保护层以哪梁的上排筋为主,按照06G901-1的P2-33的说明,分两种情况,但做法二是要经设计同意,如施工原因先绑扎次梁钢筋等等,比较常见的做法是构造一,此梁钢筋在主梁钢筋上,即次梁保护层厚度不变,而主梁保护层厚度增加了次梁钢筋直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箍筋加密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主次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7

主次梁交接处的箍筋加密表示:标注@100/200。

主次梁交接处,主梁不断,且与次梁交接处,在主梁每侧附 加三个间距50的箍筋。主次梁通俗的理解,梁支座是在柱上的就是主梁,支座于主梁或者次梁上就是次梁。

通俗的理解,梁支座是在柱上的就是主梁,支座于主梁或者次梁上的就是次梁。规范的标注主梁及框架梁是“KL”,次梁是“L”,但也存在设计对主梁和次梁的标注有不规范的现象。

可以从受力的特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考虑:荷载从板传到次梁再传到主梁,再由主梁传到柱子。所以一般主梁是是搭接在柱子上,而次梁是搭接在主梁上。次梁一般和主梁铰接。

箍筋加密区是对于抗震结构来说的。根据抗震等级的不同,箍筋加密区设置的规定也不同。一般来说,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柱子的端部和每层梁的两端都要进行加密。


扩展资料:

梁、柱箍筋加密区的范围:

1、柱箍筋加密范围是:

底层柱(底层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的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以后的加密区范围是按柱长边尺寸(圆柱的直径)、楼层柱净高的1/6,及500mm三者数值中的最大者为加密范围。

2、梁箍筋加密范围:

加密范围从柱边开始,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箍筋加密长度为2倍的梁高,二、三、四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箍筋加密长度为1.5倍的梁高,而且加密区间总长均要满足大于500mm,如果不满足大于500mm,按500mm长度进行加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箍筋加密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主次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1

  主次梁交接处的箍筋加密表示:标注@100/200。


  附加箍筋一般布置在主梁,主要是抵抗集中力,只是习惯上两侧各布置3根。

  主梁和次梁相交,上排筋都是Φ25的,保护层以哪梁的上排筋为主,按照06G901-1的P2-33的说明,分两种情况,但做法二是要经设计同意,如施工原因先绑扎次梁钢筋等等,比较常见的做法是构造一,此梁钢筋在主梁钢筋上,即次梁保护层厚度不变,而主梁保护层厚度增加了次梁钢筋直径。

  

第3个回答  2012-06-21
@100/200,这前面的100就表示加密区的箍筋间距。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6-21
直接在图纸上原味标注或者节点标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