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丧气文青,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如题所述

            纵观我国的发展历史,其实是经历了许多的挫折与磨难的。发展到陷现如今的地步,是我国无数的国人付出了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才换来的。二十21世纪的我们是幸福的,又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个战火连天的年代。也没有经历过被国外欺负还无法反击的屈辱的时光。更没有经历过名民国时期国民党反动派以及来自国外的压迫,那样的双重的压力。那个时期的学生,因为社会发展的摇摆不定,导致他们的学业的完成也是十分的艰难。而民国时期的文青,更是有着数不胜数的苦。

      民国时期的文青,是十分的困难的,也是十分的丧气的。因为他们空有一肚子的学问,但是却无法报效祖国,发挥出他们该有的作用。眼睁睁的看着山河破碎,国家被人欺辱。然而他们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他们有的只有心中的一腔热血和无处发散的苦闷。所以,他们是极其的丧气的。在民国时期,正是国民党兴盛的时候。他们对于这些文青是没有丝毫的怜悯之心的,只有一味的打压。那些文青每天都没有事情可以做,因为没有地方会录用他们。

       丧气的文青每天只能靠着写一些文章来度日,或者举办一场又一场的游行,一次又一次的广场游说。以此来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以及日本的侵略。他们在那个时候大多数都戴着眼镜,都是一些知识分子。他们每天只能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劝说百姓支持共产党在前线的战争。尽管变得丧气了,他们仍然在为着祖国的未来而奋斗。但是事实上,他们对于自己的人生之路是不抱有任何的希望的,心中一片死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05
民国时期的丧气文青只是将生活中的不如意通过写作的方式抒发出来,并没有用实际行动去克服困难,而这些消极的情绪传播给人们,是一种负能量的表现,不被大众所接受。
第2个回答  2020-08-05
有像郭沫若、徐志摩那样的,也有像胡兰成那样的。大多文学创作很出彩,私生活有点差强人意。
第3个回答  2020-08-04
不做实事不去真正做些有益的事,只会写些消极的东西传播消极思想,不受人喜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