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中状语有哪些用法 举例说明

如题所述

主要有两点:一是名词作状语,二是状语后置。
名词作状语的情形主要有6点:
在古代汉语里,普通名词作状语是非常普通的现象,是名词本身固有的语法功能之一,不一定非要看成名词活用为副词不可。名词充当状语,修辞色彩强烈。
(1) 表示动作进行的状态。作状语的普通名词以它所代表的事物的某种状态或动作特征,去描绘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多带有比喻的意义,含有“像……一样”或“跟……似的”意义。例如:
① 豕人立而啼。(《左传•åº„公八年》)
② 嫂蛇行匍伏。(《战国策•ç§¦ç­–》)
③ 陵迟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张释之列传》)
④ 虎圈墙夫从旁代尉地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同③)
(2) 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这种用法是,用对待作状语的普通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的态度,来对待处置谓动词后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有“当作……那样”、“用待……的态度”或“像待……似的”意思,同样含有比喻的修辞意味。例如:
① 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孟子•ä¸‡ç« ä¸‹ã€‹ï¼‰
②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荀子•å¤©è®ºã€‹ï¼‰
③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é¡¹ç¾½æœ¬çºªã€‹ï¼‰
④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孙子列传》)
(3) 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所处方位,有“在……”或“向……”的意思。例如:
① 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留侯世家》)
② 独奈何廷辱张廷尉,使跪结袜?(《张释之列传》)
③ 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龚遂传》)
④ 左抱幼接,右拥嬖女。(《赵文子冠》)
⑤ 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列传》)
⑥ 昔韩卢之取菟也,上欢下获,不甚多杀。(《严延年传》)
(4) 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例如:
① 群臣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é½ç­–》)
② 遂入见王,涕泣膝行。(《龚遂传》)
③ 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红,旦夕而自哺农者然后食。(《段太尉兔事状》)
④ 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辞者,悉有法度可观。(《柳子厚墓志名》)
“面刺”是当面讥刺、批评,“膝行”是用膝盖爬行,“手注”是亲手敷抹,“口讲指画”是亲口讲解,亲手指点。
(5) 表示动作进行的工具、凭借或依据。例如:
① 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史记•é«˜ç¥–本纪》)
② 乃以齐王田荣反,书告项王。(《留侯世家》)
③ 叩石垦壤,箕畚运於渤海之尾。(《列子•æ±¤é—®ã€‹ï¼‰
④ 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同②)
⑤ 於是覆劾延年阑内罪人,法至死。(《严延年传》)
(6)时间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例如:
① 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留侯世家》)
② 宰予昼夜寝。(《论语•å…¬å†¶é•¿ã€‹ï¼‰
③ 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
时间名词中的“日”“月”“岁”等充当状语时,具有特殊的意义,或表示动作行为的经常性,或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变化,或表示追溯往事。例如:
① 王生日饮酒,不视太守。(《龚遂传》)
② 月攘一鸡,以待来年年然后已。(《孟子•æ»•æ–‡å…¬ä¸‹ã€‹ï¼‰
③ 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汉书•æ–‡å¸çºªã€‹ï¼‰
④ 燕日败亡。(《史记•ç”°å•åˆ—传》)
⑤ 宾客日进,名声闻于诸侯。(《史记•å­Ÿå°å›åˆ—传》)
⑥ 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左传•æ–‡å…¬ä¸ƒå¹´ã€‹ï¼‰
⑦ 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左传•æˆå…¬åå…­å¹´ã€‹ï¼‰
例① 的“日”是每日、天天的意思。例②“月”义为每月。例③“岁”义为每年,年年。例④⑤的“日”是一天天义。例⑥⑦“日”是往日、当初义。

状语后置的情形主要有两点:

1.“于”为标志的介宾短语。例: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2.“以”为标志的介宾短语。例: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