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8年奥运会比赛场馆"鸟巢"是由谁设计的??

如题所述

鸟巢设计者:the designer of the nest
瑞士建筑大师皮埃尔·德麦隆(Pierre Demeuron)和赫尔佐格(Herzong)
奥运“鸟巢”见证中国胸怀

“鸟巢”,这件被誉为“第四代体育馆”的伟大建筑作品,见证的不仅仅是人类21世纪在建筑与人居环境领域的不懈追求,也见证着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不断走向开放的历史进程。

2002年10月25日,受北京市人民政府和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组委会授权,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面向全球征集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中国国家体育场的建筑概念设计方案。

国家体育场是第一个进入建筑设计程序的北京奥运场馆设施。据北京市规划委介绍,国家体育场建筑概念设计竞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资格预审;第二阶段为正式竞赛。截止到2002年11月20日,竞赛办公室共收到44家著名设计单位提供的有效资格预审文件,经过严格的资格预审,最终确定了14家设计单位进入正式的方案竞赛,他们分别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瑞士、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

奥运会不仅吸引着世界上最伟大的运动员创造最好的成绩,而且吸引着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师创造最伟大的作品,包括世界建筑设计最高奖——“普利茨克奖”得主在内的全球许多最具实力的设计团队和最有才华的设计师都参与了这次竞赛。2003年3月18日,最终参与竞赛的全球13家具有丰富经验的著名建筑设计公司及设计联合体,将他们理想中的中国国家体育场的壮丽构想送抵北京。13个设计方案中,境内方案2个、境外方案8个、中外合作方案3个。

在随后的方案评审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关肇邺和荷兰建筑大师库哈斯等13名权威人士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进行严格评审、反复比较、认真筛选,经过两轮无记名投票,选举出3个优秀方案,分别是由瑞士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公司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联合体设计完成的“鸟巢”方案、由中国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独立设计的“浮空开启屋面”方案、由日本株式会社佐藤综合计画与中国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设计的“天空体育场”方案。

在此基础上,评审委员会又以压倒多数票推选“鸟巢”方案为重点推荐实施方案。在讨论“鸟巢”方案时,共有8票赞成、2票反对、2票弃权、1票作废。在国际建筑竞赛中,一个方案能获得如此多的共识,应属少见。

为征求公众意见,竞赛组织单位又将全部13个设计方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公开展出。展出历时6天,征得观众投票6000余张。其中被中外评委重点推荐的“鸟巢”方案获票3506张,“浮空开启屋面”获票3472张,“天空体育场”获票3454张,排名前三位。“鸟巢”名列第一,表现出观众与评委在相当程度上的认同。

经决策部门认真研究,“鸟巢”最终被确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中国国家体育场的最终实施方案。

满足奥运需求,重视“后奥运开发”
——不仅要筑造历史性建筑,而且要体现节俭办奥运理念,为实施“后奥运开发”奠定基础

许多看过“鸟巢”设计模型的人这样形容:那是一个用树枝般的钢网把一个可容10万人的体育场编织成的一个温馨鸟巢!用来孕育与呵护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的确,整个体育场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架,外观看上去就仿若树枝织成的鸟巢,其灰色矿质般的钢网以透明的膜材料覆盖,其中包含着一个土红色的碗状体育场看台。在这里,中国传统文化中镂空的手法、陶瓷的纹路、红色的灿烂与热烈,与现代最先进的钢结构设计完美地相融在一起。

让人惊叹的是,整个建筑通过巨型网状结构联系,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碗状造型,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赋予体育场以不可思议的戏剧性和无与伦比的震撼力。这种均匀而连续的环形也将使观众获得最佳的视野,带动他们的兴奋情绪,并激励运动员向更快、更高、更强冲刺。在这里,人,真正被赋予中心的地位。

更为匠心独具的是,“鸟巢”把整个体育场室外地形微微隆起,将很多附属设施置于地形下面,这样既避免了下挖土方所耗的巨大投资,而隆起的坡地在室外广场的边缘缓缓降落,依势筑成热身场地的2000个露天座席,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并再次节省了投资。

评审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关肇邺评价说,这个建筑没有任何多余的处理,一切因其功能而产生形象,建筑形式与结构细部自然统一。

评审委员会和许多其他建筑界专家都认为,“鸟巢”将不仅为2008年奥运会树立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而且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也将具有开创性意义,将为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建筑发展提供历史见证。

设计并搭建“鸟巢”不易,要让“鸟巢”在未来的日子里充满生机与活力更为不易。据介绍,“鸟巢”设计之初和深化设计的过程中,一直贯穿着节俭办奥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满足奥运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永久设施和临时设施的平衡。按照要求,“鸟巢”共设10万个座席,其中8万个是永久性的,另外两万个是奥运会期间临时增加的。

在此基础上,设计中将“鸟巢”的功能与周围地区日后定位乃至整个城市的中长远发展规划结合起来考虑。根据已确定的规划方案,“鸟巢”所在的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赛后将成为一个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娱乐、商务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市民公共活动中心。作为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将成为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在相当长时期内,也将成为参观旅游的热点地区。同时,“鸟巢”在设计建设中,还在场地和空间的多功能上下了很大功夫,以提高场馆利用效率,除能够承担开幕、闭幕和体育比赛外,还将满足健身、商务、展览、演出等多种需求,为成功实施“后奥运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在探索中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
——运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促奥运“鸟巢”孵出产业“金蛋”

作为社会公益项目,过去体育场馆建设一般由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经营,出现亏损则由财政补贴。这导致许多体育设施在建成后往往成为政府财政补贴长期甩不掉的“包袱”。

北京决心“换脑筋”。面对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体育场馆建设,北京以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加快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奥运项目建设和运营运作模式。

按照规划,由北京市负责的场馆及配套设施项目,将运用市场机制融资建设,通过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项目法人,由项目法人负责项目的融资、设计、建设和运营。用一位北京奥组委专业人士的话说,就是“奥运‘鸟巢’要孵产业‘金蛋’”。

第一个要建的当然就是将在2008年举行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可容纳10万名观众的主体育场。在深入调研、认真分析、科学测算的基础上,北京将其建设投资方式分两部分:北京市政府出资58%,授权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出资代表;另外的投资部分则通过全球招标,由最终中标的项目法人合作方出资。

考虑到国家体育场投资额度大,赛后营运成本高等特点,为吸引投资商,北京市开出了相当优惠的条件,除国资公司代表政府投资58%外,在土地转让、拆迁等方面也都给予了相当优惠的政策。

2002年10月28日,北京向全球公开发售奥运项目资格预审和意向征集文件,标志着国家体育场项目法人招标工作正式启动;2003年1至2月,由中外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投标申请人的投标资格、建设方案设想、融资计划思路、运营方案意向等进行评估,确定了5名投标入围者;2003年7月,在对投标人递交的优化设计、建设、融资、运营以及移交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审后,推荐了2名中标候选人;随后,经过谈判并报有关部门批准,最终确定项目法人合作方中标者。

2003年8月9日上午,国家体育场项目法人合作方签约仪式举行,以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为代表的联合体,最终成为国家体育场项目法人合作方招标的中标人。这个联合体成员包括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美国金州控股集团公司及中信集团公司所属国安岳强有限公司。中标联合体与北京市国资公司共同组建项目公司,项目公司将获得2008年奥运会后30年的国家体育场经营权。国资公司30年不参与分红,经营期满后收回完好的体育场。北京奥组委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要场馆及相关设施项目法人招标工作已圆满结束,完成项目法人招标工作的国家体育场等6个项目,总投资约205亿元,其中85%即174亿元的资金通过项目法人招标,运用市场机制融资完成。

让我们期待着:2008年夏季,在“鸟巢”——雄伟壮观的中国国家体育场内,全世界与中国共同起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20
 2003年1月,在中国飞往瑞士的航班上,坐着一个30岁出头、始终沉默寡言的年轻人。他就是刚刚获得英国“世界建筑奖”提名的惟一中国建筑师李兴钢。当时谁都没有想到,他是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的中方总设计师。

  2002年12月,来自瑞士的两位著名建筑大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向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发出了邀请,希望寻求一位熟悉中国文化并在专业上有国际视野的合作者,共同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场馆的竞赛设计工作。院领导推荐了李兴钢,不仅因为他是这个设计院50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总建筑师,而且他的作品——北京兴涛展示接待中心刚刚参加了备受世界瞩目的英国“世界建筑奖”的角逐并有所斩获。李兴钢在事业上的一帆风顺,能否在即将成型的“鸟巢”延续呢?

  下了飞机,来到驻地。在一间贴满了中国园林、器物和风景图片的工作室中,李兴钢和不苟言笑的赫尔佐格、德梅隆,开始了寻找“鸟巢”的历程。

  按照李兴钢对建筑的理解,当建筑师要去设计一个建筑时,只需要把冥冥中已经存在的建筑创意挖掘出来——那个最合理、最美、最应该为相应的题目而存在的作品。

  当设计团队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讨论再一次捧出设计图纸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感到眼前一亮:线条交织成网状向外辐射,就像鸟儿衔来树枝搭建成温馨的巢。团队里的每个人,仿佛已感受到这个建筑不同凡响的独特魅力。“当时,我们已经找到了冥冥中等待着我们的‘国家体育场’。”

  “它的形象乍看起来令人惊讶,但仔细琢磨,自有它的道理。鸟巢的形状不仅让人觉得亲切,而且还给人一种安定的感觉。”参与竞标的中方评委之一梅季魁曾如此形容“鸟巢”。

  在“鸟巢”概念定案之后,李兴钢和整个设计团队立即开始了他们的下一步工作:具体的深化设计工作。他负责的底座功能非常复杂。这部分工作,他必须与远在万里之外的北京方面工作小组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瑞士与中国大陆的时差有7个小时,每天早上瑞士时间9时,李兴钢先与瑞士同事讨论,然后开始在瑞士这边绘制草图,12个小时以后,用传真把草图传到北京,此刻正是北京时间凌晨4时左右。当北京的同事们清晨上班后,马不停蹄地将草图绘制成电子格式、再将电子化的图纸传回西半球时,瑞士又将天亮——时差无形中使李兴钢和北京同事们的工作时间延长了许多。

  与此同时,李兴钢还要进行他的第三项工作,即中国方面结构、设备、经济等专业工程师与英国奥雅纳工程顾问公司及瑞士建筑师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以确认一些与方案落实有关的技术性问题。

  -忽略“鸟巢”搭起“鸟巢”

  “鸟巢”独特的外形曾经得到很多人的不解和嘲弄,但它却源于李兴钢“做一个朴素的、原始的体育场”的想法。

  “它就是体育场的原始状态——体育场就是体育比赛和观看比赛的建筑。这跟竞技场和坐席密切相关:下面是一个包容长方形竞技场的椭圆形,上面是一个圆形,使得所有最远最上层的观众也能有很均衡的视野。这样的话,东西方向安排的坐席就比较多,南北安排得就少。”回忆起设计“鸟巢”的过程,李兴钢坚持认为它的“独特”仅仅在于钢结构的外观给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那间工作室里,随着设计者思路和灵感火花的不断碰撞,体育场方案由内而外逐步形成:看台应该是连续起伏、均匀完美的碗状,让场内的观众和运动员共同激发起热烈的比赛气氛,让“人群构成建筑”;然后应该有怎么样的一个“外罩”,把观众集散大厅和看台围罩起来;最后如何通过一组组斜向的楼梯与外罩结构联系为一体……它们一步步向心中的理想靠近。三维的图形一点点具象起来,“鸟巢”的独特结构在设计者脑海中形成。

  尽管在很多人看来,李兴钢是一个严谨而低调的设计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更是盛名之下让人感到难以接近。但当这三个人因“鸟巢”而走在一起时,争论却成了主要的内容。

  看似毫无头绪的形状有着不同的做法,可开启屋顶的取舍、平行线怎么隐藏在圆形结构当中、外罩的形状和角度、网格与看台之间的空间利用……李兴钢称其为“讨论”,却时时露出锋芒。

  很多争论集中于最初的形状。“关于形状,中国人特有的敏感和联想也许会使我们作品的立意时时充满了风险。”李兴钢并非杞人忧天。

  “中国人善于联想,也很在乎这种联想结果的指向。”在中国人惯称的“碰头会”上,李兴钢担心“鸟巢”这个“起初想法很好的设计,却因为中国人的一些忌讳而失败”。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看着工作室墙上挂得满满的关于中国的艺术品、风景、园林和建筑的图片,看着眼前的这个中国建筑师,决定相信他们直觉上的判断——毕竟他们是在中国做这个项目,而中国对这两个瑞士人来讲,确实是神秘莫测的。从国画、玉器、瓷器的古雅意韵,到中国园林的叠石理水,一切都很模糊而陌生,但在其间他们又感受到中国人特有的智慧和魅力。在这个越老越权威的建筑界里,他们却愿意相信这个不足35岁的“年轻人”;而事实证明这种信任最后总是让他们得到满足。

  -走进“鸟巢”忘记“鸟巢”

  “如果让一个伟大的建筑更加不朽,还是得回到‘形’——它是第一眼让你感动和震撼的东西。这个‘形’不仅是外形,还有内部的空间和光线。”

  李兴钢所期待的是一处非常单纯的空间,通过幽暗的通道之后,豁然是由上面洒下的光线,抬头望去,朗朗乾坤……“感动就是这样通过光线和空间赋予人的。”

  在“鸟巢”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网格状编织的钢结构“外罩”,而这个“外罩”的屋顶部分还设有两层膜结构。上面一层是透明的ETFE膜结构,下面一层是半透明的PTFE膜。透明的ETFE膜结构为观众席遮风挡雨,又不影响“鸟巢”的网格效果,建筑师、工程师们还为此设计了“鸟巢”独特的屋顶雨水排放系统;半透明的PTFE膜被称做“声学吊顶”,起到为巨大的赛场吸声的作用,又可以遮蔽屋顶内设置的各种管线设备,重要的是,它像一层巨大的窗帘,光线刚好可以通过这层“窗帘”照射到场内,又不会在场地上形成纷乱的阴影干扰摄像机的工作。而透过“窗帘”往上看,钢构形状影影绰绰、若隐若现。

  入“巢”而忘“巢”是“鸟巢”设计者要达到的目的,即让观众在场外被“鸟巢”巨大独特的外“形”吸引,而一旦进入“巢”内的看台坐席,可以不再被上方的建筑结构“诱惑”而将注意力集中到下方的赛场。

  2008年8月8日的夜晚,当观众从四面八方接近“鸟巢”,巨大的碗形看台以红色为背景,通过光线透出钢结构网格的剪影,“鸟巢”周边上下透出绮丽的幻影。而当观众走进“鸟巢”、进入看台,巨大而复杂的结构仿佛消失在朦胧的膜结构背后,整个体育场内赛场和看台空间围拢而单纯,光线和天空从顶部释放,赛场上的运动员在观众的视线包围之中,像是激情澎湃的、处于舞台中心的演员,而最抓住观众眼球和内心的,已经不是“鸟巢”,一定就是这赛场中心的盛大庆典和激烈竞技。

  关注北京奥运会的人,无不期待着走进“鸟巢”,也期待着到时“忘记‘鸟巢’”。李兴钢说:“我也同样期待着自己忘记‘鸟巢’的那一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20
鸟巢设计者:the designer of the nest
瑞士建筑大师皮埃尔·德麦隆(Pierre Demeuron)和赫尔佐格(Herzong)
第3个回答  2013-11-20
赫尔佐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