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 西凉面积有多大? 董卓在西凉时,官职有多大? 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官职?

如题所述

东汉时期没有西凉一说,当时为凉州。
西凉包括东汉的凉州和雍州部分地区,董卓的时候还没有凉州这个概念,后来魏国把雍州一部分和西域一部分划为凉州。面积大概和现在的安徽省差不多大,但是人口不多,而且还有很多羌人聚居地。董卓在西凉的时候其实是河东太守领兵平叛,后来升的西凉刺史是个虚职,因为根本没有凉州,不过他坐成实的了,而且占据了雍州,等于一方诸侯。官职相当于今天的省委书记。
东汉时期没有西凉一说,当时为凉州,晋后十六国时在凉州有西凉政权,为晋敦煌太守李暠所建。建国为凉,后世称为西凉国。
董卓当时并不是西凉的官,当时为河东郡太守。河东郡在今山西运城、临汾一带。太守是郡的最高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的市长市委书记。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朝廷派卢植黄巾军,因卢植得罪宦官左丰被削职,董卓代卢统兵,因临阵换帅,不敌黄巾军。
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副车骑将军皇甫嵩征讨先零羌和与其勾结的边章、韩遂等人,后皇甫嵩因之前得罪宦官,被召回。边章、韩遂等遂愈发猖獗(临阵换帅,兵家大忌)。后朝廷又以张温为车骑将军,统兵十万,调董卓、鲍鸿等平叛。十一月,董卓、鲍鸿大破韩遂、边章,斩首数千。后讨先零羌,诸军皆败,唯董卓独全师而还。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与皇甫嵩平讨王国(这是人名,不要搞错)。
后来灵帝病危,董卓不肯接受朝廷的征召而两次抗旨,驻屯河东,拥兵自重。
1、西凉在东汉时大体上包括陕西一部分、甘肃全部、青海全部、新疆部分、宁夏大部、西藏部分、四川甘孜州部分,面积还是比较大,具体不好估计,根据三国描写粗略估计90-120万平方公里应该有的,但西凉并不是董卓一人所有,下面还有很多军阀、少数民族土司等势力。
2、官职为凉州刺史,相当于中国的西北局总书记兼军区总司令。
董卓以良家子身份贿赂十常侍而得官。
在西凉的职务是凉州刺史,他手握几万西凉铁骑,实力不凡。
西凉面积大概就是今天甘肃西部酒泉、敦煌一带,西抵新疆葱岭一代,地域虽广,但人烟稀少,多有异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10

董卓(?-192),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东汉末年少帝、献帝时权臣,西凉军阀。官至太师、郿侯。原本屯兵凉州,于灵帝末年的十常侍之乱时受大将军何进之召率军进京,旋即掌控朝中大权。其为人残忍嗜杀,倒行逆施,招致群雄联合讨伐,但联合军在董卓迁都长安不久后瓦解。后被其亲信吕布所杀,余部由李傕等人率领。

第2个回答  2012-10-11
1、西凉在东汉时大体上包括陕西一部分、甘肃全部、青海全部、新疆部分、宁夏大部、西藏部分、四川甘孜州部分,面积还是比较大,具体不好估计,根据三国描写粗略估计90-120万平方公里应该有的,但西凉并不是董卓一人所有,下面还有很多军阀、少数民族土司等势力。
2、官职为凉州刺史,相当于中国的西北局总书记兼军区总司令。
第3个回答  2012-10-11
东汉时期没有西凉一说,当时为凉州,晋后十六国时在凉州有西凉政权,为晋敦煌太守李暠所建。建国为凉,后世称为西凉国。
董卓当时并不是西凉的官,当时为河东郡太守。河东郡在今山西运城、临汾一带。太守是郡的最高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的市长市委书记。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朝廷派卢植镇压黄巾军,因卢植得罪宦官左丰被削职,董卓代卢统兵,因临阵换帅,不敌黄巾军。
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副车骑将军皇甫嵩征讨先零羌和与其勾结的边章、韩遂等人,后皇甫嵩因之前得罪宦官,被召回。边章、韩遂等遂愈发猖獗(临阵换帅,兵家大忌)。后朝廷又以张温为车骑将军,统兵十万,调董卓、鲍鸿等平叛。十一月,董卓、鲍鸿大破韩遂、边章,斩首数千。后讨先零羌,诸军皆败,唯董卓独全师而还。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与皇甫嵩平讨王国(这是人名,不要搞错)。
后来灵帝病危,董卓不肯接受朝廷的征召而两次抗旨,驻屯河东,拥兵自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10-10
董卓以良家子身份贿赂十常侍而得官
在西凉的职务是凉州刺史,他手握几万西凉铁骑,实力不凡
西凉面积大概就是今天甘肃西部酒泉、敦煌一带,西抵新疆葱岭一代,地域虽广,但人烟稀少,多有异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