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术,为何叫苍术,名字的由来?【简单释义】

如题所述

传说茅山观音庵有个会看病的老尼姑,她懂得不少中草药,在方圆几十里很有名气。山里山外的人患了病,常到观音庵求医。

老尼姑自己并不采药,她把这活儿派给一个小尼姑。小尼姑每天都照着老尼姑说的样子漫山遍野地去采药。至于什么草药能治什么病,她就一窍不通了。老尼姑很贪财,谁给的钱多,她就给谁下好药;钱少的,她就用些不济事的野草蒙人。小尼姑看着不公平,可是因为她自己并不认识药,只能在一旁干着急。

一天,一个穷人来求药,可他一文钱也没有。老尼姑问也不问,硬把那人赶走了。小尼姑十分气愤,便偷偷从屋里抓了一把开着白花的草药,追到庵外,唤住那个穷人:“大哥,你先拿回去吃吃看。”穷人道谢后,拿着草药走了。可是等那人一走,小尼姑的心又不安了:“那人到底有什么病,我给的草药能治他的病吗?千万别吃坏人呀!”

过了些日子,那个穷人又来到观音庵。他找到老尼姑,千恩万谢地说:“多亏你们那位少菩萨,她把我爹害了多年的足膝软瘫病治好了。”老尼姑十分奇怪,庵里没有治足膝软瘫病的药啊!等穷人走后,她便开始审问小尼姑:“你偷了我的什么药?快说!” 小尼姑也弄不清是怎么回事,便一口咬定不知道。

事后,小尼姑留心查看,才明白,原来那开白花的叫苍术,并不是老尼姑叫她采的,可能是自己采药时不小心裹进了药篮子,又被老尼姑当成没用的野草扔到了一边。

过了些日子,小尼姑受不了老尼姑的气,逃出观音庵还俗了,并靠挖苍术为生,不光治好了许多足膝软瘫的病人,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她还逐渐总结出苍术能治呕吐、腹泻等好几种病呢!

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的干燥根茎,产于江苏、湖北、河南等地,以江苏茅山一代质量会好,故名茅苍术。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燥温健脾,祛风散寒。
【应用】:治疗湿阻中焦症和用于治疗风湿痹症及治疗风寒挟温表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09
相传从前在茅山观音庵,有个会看百病的老尼姑,在方圆百里享有盛名。但这老尼姑既贪财又懒惰,对没钱的病人常常用些不济事的便宜药打发了事,又由于懒惰,上山采药的苦活也就落在了小尼姑一个人身上。这可苦了小尼姑,因为她只知道漫山遍野埋头挖药,却不懂药性。有一次,一个患了吐泻重症的穷人前来向老尼姑求药,老尼姑因嫌弃穷人身无分文,硬是把穷人给赶走了。心地善良的小尼姑见状非常气愤,便偷偷追随出去将老尼姑认为没用而扔掉的一把开白花的药草给了那个穷人。
事后,小尼姑又后怕起来,担心药草会吃坏了那个穷人。谁 知过了几天,奇迹竟发生了,这穷人竟来到观音庵,千恩万谢小尼姑的药草治好了他的吐泻病。老尼姑颇感受奇怪,私下严审小尼姑偷的是何药。经小尼姑仔细查认,终于找到了这种药草。后来,小尼姑不堪受气,逃出观音庵回家还俗,并拜当地一老郎中为师,整日挖药、认药,并渐识药性。她逐渐发现当初那种药草有点像白术,不过开白花,根苍黑,便将其从此唤作“苍术。”
苍术,又名苍茅术、穹窿术、南苍术、茅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的干燥根茎。味苦、辛,性温。香气浓郁,归脾、胃经。有燥湿健脾,化湿解表,祛风湿明目之功效,除了能用于治疗湿滞中焦引起的吐泻、脘腹胀闷等症外,还可治疗外感风寒、风湿痹痛、眼目错涩等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