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审计三者有什么关系?

如题所述

1、建设单位:有资金,有建设需求,比如修建道路的需求,修建房屋的需求等等。

2、施工单位:收取建设单位提供的资金,满足建设单位的需求,进行修建道路,修建房屋。

3、审计单位:帮助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的工程量进行核算,由专设机关依照法律对国家各级政府及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的重大项目和财务收支进行事前和事后的审查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扩展资料:

审计工作流程

1、接受业务委托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按照执业准则的规定,谨慎决策是否接受或保持某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在接受委托前,注册会计师应当初步了解审计业务环境,包括业务约定事项、审计对象特征、使用的标准、预期使用者的需求、责任方及其环境的相关特征,以及可能对审计业务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交易、条件和惯例等其他事项。

2、计划审计工作  

计划审计工作十分重要,计划不周不仅会导致盲目实施审计程序,无法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影响审计目标的实现,而且还会浪费有限的审计资源,增加不必要的审计成本,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

因此,对于任何一项审计业务,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具体审计程序之前,都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指定科学、合理的计划,使审计业务以有效的方式得到执行。

3、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审计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必须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以此作为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基础。所谓风险评估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实施的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程序。

风险评估程序是必要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特别是为注册会计师在许多关键环节做出职业判断提供了重要基础。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一个连续和动态地收集、更新与分析信息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

4、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注册会计师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本身并不足以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还应当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实施控制测试 (必要时或决定测试时)和实质性程序。

5、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 

本阶段主要工作有:审计期初余额、比较数据、期后事项和或有事项;考虑持续经营问题和获取管理层声明;汇总审计差异,并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或披露;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和财务报表;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评价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编制审计报告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施工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审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设单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28
建设单位也就是业主单位、发包人、招标人,也就是项目出钱的;
施工单位就是为业主施工的单位,业主给钱,他来做工程;
审计单位一般是政府部门,例如审计局,他会定期每年对建设单位进行审计,审查其资金使用是否违规,所以假如建设单位使用资金违规,审计局指出说给施工单位的钱给多了,那对不起,建设单位必须按照审计意见将钱扣回。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建设单位:有钱,需要盖房,需要修路,需要等等
施工单位:收钱,进行盖房,进行修路,进行等等
审计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的工程量进行核算,其利润就是施工单位递交的工程量总价与审计完毕以后工程量总价差价的百分比》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10-17
审计(审计)→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合同关系)→施工单位
审计(没有关系)→施工单位
第4个回答  2019-06-12

1、建设单位:有资金,有建设需求,比如修建道路的需求,修建房屋的需求等等。

2、施工单位:收取建设单位提供的资金,满足建设单位的需求,进行修建道路,修建房屋。

3、审计单位:帮助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的工程量进行核算,由专设机关依照法律对国家各级政府及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的重大项目和财务收支进行事前和事后的审查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三者关系为:建设单位就是业主,出钱并监督施工的,相当于地主;施工单位是承揽项目,负责施工的,相当于长工。审计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的工程量进行核算,其利润就是施工单位递交的工程量总价与审计完毕以后工程量总价差价的百分比。

扩展资料:

1、接受业务委托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按照执业准则的规定,谨慎决策是否接受或保持某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在接受委托前,注册会计师应当初步了解审计业务环境,包括业务约定事项、审计对象特征、使用的标准、预期使用者的需求、责任方及其环境的相关特征,以及可能对审计业务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交易、条件和惯例等其他事项。

2、计划审计工作  

计划审计工作十分重要,计划不周不仅会导致盲目实施审计程序,无法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影响审计目标的实现,而且还会浪费有限的审计资源,增加不必要的审计成本,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

因此,对于任何一项审计业务,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具体审计程序之前,都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指定科学、合理的计划,使审计业务以有效的方式得到执行。

3、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审计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必须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以此作为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基础。所谓风险评估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实施的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程序。

风险评估程序是必要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特别是为注册会计师在许多关键环节做出职业判断提供了重要基础。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一个连续和动态地收集、更新与分析信息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

4、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注册会计师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本身并不足以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还应当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实施控制测试 (必要时或决定测试时)和实质性程序。

5、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 

本阶段主要工作有:审计期初余额、比较数据、期后事项和或有事项;考虑持续经营问题和获取管理层声明;汇总审计差异,并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或披露;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和财务报表;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评价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编制审计报告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施工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设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审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