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远视眼和散光眼更易产生视疲劳呢?

为何远视眼和散光眼更易产生视疲劳呢?请教眼镜论坛的友友了

远视眼和散光眼更容易产生视疲劳,使人头晕、头痛、眼球酸胀、视网膜视力下降,困倦、眼干涩。若使用近用眼镜,症状会明显改善。 不同的人,不同的眼球屈光缺陷不同,近用眼工作距离不同,因此近用眼镜的屈光度数各不相同,屈光度是焦距的倒数,每人都应验光定配,才会合适。焦距从30厘米到40厘米,屈光度变化从3.00度到2.50度,10厘米变化0.50度,平均1厘米变化0.05度。焦距从20厘米到30厘米,屈光度从5.00度变为3.00度,10厘米变化200度,1厘米变化0.20度。焦距从10厘米到20厘米,屈光度从5.00度变为10.00度,10厘米变化了5.00度,平均1厘米变化0.50度。 人们在长时间读书写作时,眼与书本的距离是变化的,也就是焦距是变化的。在哪个距离范围内变化,屈光度变化较小呢?显然是30厘米到35厘米范围内,屈光度变化较小,眼球变形相对较少,比较安全,对眼球健康较有利。 因此4.00度以上近视眼也应该配近用眼镜,使读书、写作的距离保持一尺左右。这样,近用眼镜就可以避免或预防因用眼方法不妥对眼球造成的永久性伤害。近用眼镜的适用距离应为25—30厘米。有些中学生用近用眼镜读书写字1-2小时后,视力下降,在25-30厘米处看不清了,要更近些或加大眼镜度数或加大环境亮度才能看清。这种情况属视疲劳引起视网膜视力下降所致,应及时休息,而不应增加眼镜度数或离书本更近。若没有时间休息,又不想使近视度加重,也只能用提高环境亮度的方法暂时提高视力。 查看原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