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小朋友捉小动物玩,你应该怎样劝阻他们呢

如题所述

4-5岁的孩子精力旺盛,想象力越来越丰富。我4岁的小侄女,每次她回奶奶家的时候,就抱着奶奶家的巴哥宠物狗,亲昵个没完没了,她所有的吃的、喝的宁愿自己不吃,也要给小狗狗尝尝鲜儿。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喜欢探索,对事物更加好奇,对知识也有了更深的探究欲望。喜欢动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对不同种类的动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心与探索兴趣:比如恐龙为什么消失了?各种小动物靠什么本领来保护自己?各种动物的各种行为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启发……前些时候,我看弟妹给小侄女买了一套布奇乐乐园的《动物王国探险》,看了感觉还不错,应该对孩子帮助很大。你不妨也建议朋友的孩子也看看布奇的《动物王国》,让小朋友跟布奇一起,发现更多动物世界的奥秘吧!

首先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一个充满爱心的环境中成长。其次家长要给孩子做个榜样,即爱惜动、植物,这样孩子就会受到熏陶的。第三可以经常陪孩子看一些关于小动物成长的科普知识,引导孩子爱惜它们。第四可以和孩子一起养一种小动物,让孩子亲自去照顾它,有了这样的经历孩子就能够学会爱惜小动物。
除了楼上几位妈妈讲的,你可以跟孩子讲道理.让他知道如果死了,就不能和他玩了.之类的话要经常说.

与小动物和平相处
尽管宝宝的“粗暴”是出于无心,但是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对他们的行为听之任之。如果爸妈觉得宝宝捉弄小动物好玩,甚至与宝宝一块捉弄小动物,会让宝宝萌发出对有生命个体的攻击性。所以,适当的干预还是不可少的。下面这些方式您可以试一试:

爸妈做出良好的示范
爸妈自己平时对待小动物时的举动,是宝宝最好的教材。比如,Terry妈妈在给小白兔喂菜时,都会叫来Terry说:“我们只能轻轻地摸摸。”并抓起Terry的手,让他体验轻轻摸的动作。慢慢地,Terry在带兔子散步时,嘴里也会说“轻轻摸摸”,并模仿妈妈的动作。

及时肯定宝宝好的行为
爸妈的及时肯定会激起宝宝的自尊和自信,并强化宝宝的好行为。当Terry给小白兔喂菜、轻轻摸它时,妈妈都及时地肯定他:“对,就是这样,宝宝做得很对,瞧,小白兔多喜欢Terry摸它呀。”听到妈妈的赞扬,Terry别提多高兴了。

巧妙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当宝宝抓捏、敲打小动物时,此时应该语气坚定地制止,并转移宝宝的注意力,但是不用对宝宝大喊大叫。因为如果大声斥责宝宝,会让宝宝与小动物的相处总是与不愉快联系在一起,宝宝很难体会到快乐,也不知道无何与小动物建立起正确的交流方式,这样宝宝以后或许对小动物就无法喜爱起来。

让宝宝参与照顾小动物
爸妈还可以让宝宝积极地参与到照顾小动物的事务中来。比如,告诉宝宝,小兔子饿了,我们拿菜叶子喂它吧;或者说小兔子渴了,让宝宝端水给它喝;甚至还可以让宝宝表演节目给小动物看。慢慢培养宝宝与小动物相处的正确方式,帮助宝宝建利好的习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