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筋张拉时伸长值超出允许偏差值怎么办

如题所述

(1)质量问题及现象

预应力筋张拉时的控制应力,应以张拉时的实际伸长值与理论计算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计算伸长值相差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查明原因。一般情况是平弯、竖弯的长钢束其伸长值比计算值偏小,短钢束的伸长值比计算值偏大。

(2)原因分析

①实际使用预应力筋檀香模量和截面积与理论计算值不一致。

②由于预应力预留孔道的位置不准,使张拉时预应力筋的摩阻力增大,当张拉到设计吨位时,预应力筋实际伸长值偏小。

③预应力施工工序不规范。如在浇筑混凝土前已将预应力筋穿好,若浇筑混凝土时,产生孔道堵塞,不能用通孔器检查,张拉时摩阻力会增大,造成伸长值偏小。

千斤顶与压力表等预应力张拉机具未能按规定定期进行校核,也会造成张拉力与伸长值不一致。

(3)预防措施

①预应力筋在使用前必须按实测的弹性模量和截面积修正计算。

②正确量得预应力筋的伸长值,按计算的伸长量误差修正伸长值。

③确保预应力预留孔道的定位准确,为此,应将波纹管的定位钢筋、点焊在上下排的受力钢筋上,防止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波纹管上浮。根据需要可进行实测预应力张拉摩阻力试验,修正设计用的摩擦系数,以调整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

④若发生的摩阻力偏大,预应力筋张拉后的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相差较大,此时可考虑使用备用孔道增加预应力筋。

⑤适当提高初应力。

扩展资料

制作与安装

1、预应力筋下料长度应经计算确定。计算时应考虑结构的孔道长度或台 座长度、锚夹具厚度、千斤顶长度、镦头预留量、冷拉伸长值、弹性回缩值、张拉伸长值和外露长度等因素。首次使用应经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成批下 料。预应力筋下料切断后,端头应齐整,其同束内长度相对差值不应大于计 算下料长度的1/5000,且其极差不得大于5mm。

2、预应力筋应釆用砂轮锯切断,不得釆用电弧或气焊切断,也不得使预 应力筋经受高温、焊接火花或接地电流的影响。钢绞线下料后不得散头。下料场地应平整、洁净。

3、预应力钢绞线编束时,梁体同一张拉截面上的钢绞线束应由同一厂家、 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同一批号的钢绞线组成。编束时应先梳理顺直,每隔 1m〜1.5m捆扎成束。制束及移运时防止变形、碰伤和污染。

4、预应力钢丝束釆用镦头锚具时,应首先确认该批预应力钢丝的可镦性。钢丝镦头的头型尺寸:直径应为1.4d~1.5d,高度应为0.95d~1.05d (d为钢丝 公称直径)。冷镦头的强度应不低于钢丝母材强度的97%。高强钢丝镦头宜釆 用液压冷镦。

5、预应力螺纹钢筋端部螺母必须旋入足够的长度,螺纹钢筋应露出端部 螺母;当釆用连接器接长预应力螺纹钢筋时,应确保两端均旋至连接器中央。

6、配有折线预应力筋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预应力筋安装宜自下而 上进行,先穿直线预应力筋,再穿折线预应力筋;折线预应力筋应通过转折器相应的槽口。

7、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预应力筋可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或之后穿入 管道,但釆用蒸汽养护时,在养护完成之前不应安装力筋。穿束前,应检查锚垫板和孔道,锚垫板应位置准确,孔道内应畅通、无水和其它杂物。钢绞 线应编束后整体装入管道中。

8、对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穿束的管道,预应力筋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全面检查,修复管道损坏的部位,并封闭锚垫板喇叭口、排气管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预应力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6
(1)质量问题及现象预应力筋张拉时的控制应力,应以张拉时的实际伸长值与理论计算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计算伸长值相差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查明原因。一般情况是平弯、竖弯的长钢束其伸长值比计算值偏小,短钢束的伸长值比计算值偏大。(2)原因分析①实际使用预应力筋檀香模量和截面积与理论计算值不一致。 ②由于预应力预留孔道的位置不准,使张拉时预应力筋的摩阻力增大,当张拉到设计吨位时,预应力筋实际伸长值偏小。③预应力施工工序不规范。如在浇筑混凝土前已将预应力筋穿好,若浇筑混凝土时,产生孔道堵塞,不能用通孔器检查,张拉时摩阻力会增大,造成伸长值偏小。④千斤顶与压力表等预应力张拉机具未能按规定定期进行校核,也会造成张拉力与伸长值不一致。(3)预防措施①预应力筋在使用前必须按实测的弹性模量和截面积修正计算。②正确量得预应力筋的伸长值,按计算的伸长量误差修正伸长值。③确保预应力预留孔道的定位准确,为此,应将波纹管的定位钢筋、点焊在上下排的受力钢筋上,防止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波纹管上浮。根据需要可进行实测预应力张拉摩阻力试验,修正设计用的摩擦系数,以调整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④若发生的摩阻力偏大,预应力筋张拉后的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相差较大,此时可考虑使用备用孔道增加预应力筋。⑤适当提高初应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