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寺的资料

如题所述

一、泉州开元寺

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该寺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开元寺。现存主要庙宇系明、清两代修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

1982年,开元寺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潮州开元寺

开元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开元路。前身为荔峰寺,始建于唐代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元代改为“开元万寿禅寺”,明代称:“开元镇国禅寺”,又称”镇国开元禅寺”,加额“万寿宫”,俗称开元寺一直沿用至今。

向为历朝祝福君主、宣讲官府律令之所。以地方宽敞、殿阁壮观、圣像庄严、文物众多、香火鼎盛而名闻遐迩,为粤东地区第一古刹,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之美誉。

开元寺建筑格局:

开元寺布局,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紫云屏、山门(天王殿)、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东翼有檀越祠、泉州佛教博物馆(弘一法师纪念馆)、准提禅院;西翼有安养院、功德堂、水陆寺;大雄宝殿前拜亭的东、西两侧分置镇国塔、仁寿塔两石塔,俗称东西塔

拜庭两旁古榕参天,大雄宝殿雕塑技术高超,尤其是粱槽间的24尊飞天乐伎,在中国国内古建筑中罕见。

殿前月台须弥座的72幅狮身人面青石浮雕,殿后廊的两根古婆罗门教青石柱,同为明代修殿时从已毁的元代古印度教寺移来。大殿内用近一百根海棠式巨型石柱支撑殿堂,俗称“百柱殿”,殿内供奉的五方佛像,法相庄严,是汉地少有的密宗轨制。

大雄宝殿之后的甘露戒坛,系中国现存三大戒坛之一,坛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铺作间的24尊木雕飞天。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开元寺百度百科-开元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1-01
大开元寺,原名开元寺,位于邢台市邢州北路中段,唐开元年间敕建,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为我国历代名刹,是佛教曹洞宗的祖庭之一,也是禅宗二祖的传钵之地和禅宗七祖神会大师的驻锡之地,元代皇家寺院,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历届住持多为得道高僧,自唐玄宗李隆基下诏敕建后,周世宗柴荣又诏建了大圣塔,宋徽宗赵佶赐名为圆照塔,此塔高108米,为古代中国之最,1250年元世祖忽必烈赐名为大开元寺,列为皇家寺院,明代时期,古刹春游为顺德府十二景之一,清代时期,野寺钟声为邢台八景之一。

简介
  开元寺,又称“东大寺”,位于邢台市区邢州北路中段,建于唐开元年间(713一741年),是佛教曹洞宗的发源地之一,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至今仍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唐代名刹。原寺门前有大型影壁一座,影壁上有滚龙团花、系彩色硫璃瓦拼砌而成,飞龙姿态雄健、造型优美,且暴出影壁数寸,活灵活现,颇有欲跃欲飞的神态。雕塑之细腻逼真,砌工之高超卓绝,均为北方所罕见。据史志描写的盛况,每当住持法师抟授教义,前来听讲者“僧众数千”,“暮烟缭绕,僧人唪经、撞钟之声远闻十里之外”。开元寺虽历经沧桑,但雄姿犹存,1982年被河北省政府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0年代末期由邢台市人民政府重修,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即邢台市政府决定修复再次开元寺,并建成占地200余亩的公园,助力邢台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9-19

罗定开元寺珍贵的书法石刻:

罗定开元寺现存石刻

第3个回答  2022-06-23
开元寺,叫做开元寺,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开元寺
第4个回答  2012-10-26
开元寺位于邢台市区邢州北路中段。建于唐开元年间,迄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是佛教曹洞宗的发源地之一。开元寺是元代皇家寺院,元世祖忽必烈曾两到开元寺。五代时天竺高僧空本于后梁乾化年间曾在此翻译佛经。
  开元寺占地45亩,坐北朝南,气势宏伟。据史志描写的盛况,每当住持法师抟授教义,前来听讲者“僧众数千”,“暮烟缭绕,僧人唪经、撞钟之声远闻十里之外”。其“野寺钟声”为邢台八景之一。
  开元寺虽历经千年沧桑,头殿弥勒佛殿、二殿毗卢殿、三殿观音殿、四殿大雄宝殿仍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历史和学术价值。其中观音殿的四根龙凤石柱,高4.5米,柱围是2.5米数条飞龙羞凤盘绕其上逼真传神,造型生动,风格粗犷,雕刻工艺十分精美。距今800余年的金定大钟,图案、文字清晰可辨,可见当时冶炼技术和铸造工艺水平之高。传说,大钟铸成后第一次敲响前,老僧告诉众僧说“等我走离寺院十里之外,你们再敲钟”。但众僧不明其意,试钟心切,老僧才走出三里就敲了钟,结果钟声便只能传出三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