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潜伏》电视剧结局的一点疑问

大家好,我是现在才把《潜伏》看完,很喜欢孙红雷,小眼睛,但是很迷人,很有气质;姚晨也演的很传神。
故事的结局是,姚晨一个人在解放区带孩子;孙红雷到了台湾,和晚秋结婚了,虽然自己心里很复杂,但是还是只能听从上级安排,和晚秋结婚,继续潜伏。
那我这里有个疑问就是,(抱歉,我对有些史实不是特别了解,所以大家不要笑话我笨,呵呵)1、为什么1950年代已经胜利了,余则成还要继续潜伏呢?那个时候应该安全回国了呀,有必要还在台湾潜伏吗?难道还有特务还有日本人或者国,民,党,反,动,派??
2、为什么又是和晚秋结婚呢??晚秋不是在解放区写书立说搞宣传干事去了吗?
3、最后一集的时候,上级通过电台广播告诉深海(也就是余则成),妈妈想他,想他尽快回家,灯已经为他点上,柴门为他打开,随时欢迎,让他不要再操心别的事情了,只要回家就好。按这样来看,共党应该是很喜欢很希望余则成快速回到组织的。
但是,当余则成去台湾了,后来也和共党取得了联系。而那个戴墨镜的同志却让他继续潜伏,和晚秋结婚生子。请问,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前面那么希望他快点回归“家”的怀抱,现在又让他继续潜伏,这样难道不是对翠平不公平吗?这样不是对他们夫妇二人不公平吗??

关于《潜伏》电视剧结局的一点疑问的答案:

1、之所以去台湾潜伏是为了日后解放台湾继续做贡献,这个目标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始终都没有改变。

2、当时的全中国大陆即将解放,余则成的潜伏任务已经顺利完成,原则上余则成可以完完全全地功成身退,回到解放区,组织上当然也是很欢迎他的回归,毕竟他也是为了解放事业做出自己应尽的贡献的。

3、晚秋在解放区经过了政治思想改造后已经和过去那个多愁善感的小女人完全不同了,加上她过去曾在国统区的身份和生活经历,派她去台湾潜伏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在这方面来说,翠屏是压根不符合标准的。

《潜伏》剧情介绍:

1945年初,国民党军统总部情报处的余则成接到重要任务,和上级吕宗方赴南京潜入汪伪政府,暗杀叛逃的李海丰。吕宗方初到南京便遭枪杀。余则成单枪匹马暗杀了李海丰,得到军统的嘉奖,晋升为少校。

这时,共产党特使突然告诉他吕宗方的真实身份是地下党。更让余则成惊讶的是,深爱的女朋友左蓝也是共产党。根据吕宗方对余则成的评价,特使希望余加入地下党。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潜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03
1.大陆回来了还有台湾啊,况且那时台湾还想反攻大陆,留个潜伏人员还是有必要的(其实那时余则成已经到台湾,不太好回大陆,顺其自然就潜伏了)
2.潜伏工作需要,晚秋可能被上级又派来协助余则成的工作
3.这是一个潜伏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会尽最大努力为组织收集提供情报,希望和现实总是不同,很多谍战人员死了名字都还是刻在国民党的石碑上。至于公平,可能对他二人而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第2个回答  2019-03-27
看完最后一集时,对那两个对余则成和翠平指手画脚的领导很是气愤,但这也许是导演的刻意安排,对他们以后命运的暗示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2
1、之所以去台湾潜伏是为了日后解放台湾继续做贡献,这个目标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始终都没有改变。只是用词改变了,过去叫解放,现在叫统一。
2、当时的全中国大陆即将解放,余则成的潜伏任务已经顺利完成,原则上余则成可以完完全全地功成身退,回到解放区,组织上当然也是很欢迎他的回归,毕竟他也是为了解放事业做出自己应尽的贡献的。
3、晚秋在解放区经过了政治思想改造后已经和过去那个多愁善感的小女人完全不同了,加上她过去曾在国统区的身份和生活经历,派她去台湾潜伏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在这方面来说,翠屏是压根不符合标准的。
4、余则成心里原本是想回解放区和翠屏相聚的,但临走前被他的老上司看中要求陪他去香港,余则成考虑到这是一个继续潜伏的好机会,所以就答应了,但是他当时只想到在香港潜伏,没想过在台湾,直到在香港见到接头人后才知道他的任务有所改变。
5、至于你说对某某的不公平,这就没办法了。正所谓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上自己该做怎样的牺牲和选择,个人是一定要想清楚,分清楚的。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